欢迎来到专业的小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发言稿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自查报告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正文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11篇

时间:2022-06-17 15:15:03 浏览量: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11篇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力量。

  我们不曾亲历来时的路途,历史会与我们诉说;我们无法知晓将到的未来,历史会为我们指引。今年4月底,追随习总书记的脚步,我们xx纪委监委全体干部也来到了全州湘江战役纪念馆接受党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精神血脉。看着一幅幅壮烈战斗的场景,回望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心底的敬意和崇拜油然而生,“理想信念大于天!”——习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告诫始终回想在心中。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进的方向。回首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环顾当今世界,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国外敌对势力此起彼伏,国内改革发展矛盾重重,国际舆论场也撕下伪善的面具,一边倒的反华反共,大有效仿一百年前围剿红色革命之势。想到这些,我终于明白国歌中那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蕴含的深意。是啊,中华民族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身处危难的时候,何况现在还有漫漫征途需要我们一代代国人接续奋斗!正如总书记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坚定革命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把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2

  日前,来自扎赉特旗的宋先生在盟法院一站式服务智能终端服务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法院的这个设备,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太方便了!”原来,是他收到了所涉案件的判决书,但是由于自身法律知识有限,对相关法律条文和相关判项理解得不透彻,对下一步的执行事宜也不太清楚,便来到法院咨询。在导诉员的详细指导下,他使用执行风险评估告知一体机,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并查阅了类似案例,并且通过一系列简单操作,得到了一份由设备评估出的《执行诉讼风险告知书》,让他心里有了底。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盟两级法院以民生为本,以民愿为先,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延伸司法服务职能,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同时,聚焦“7+2”顽瘴痼疾整治,成立整治顽瘴痼疾领导小组,出台《整治执行领域顽瘴痼疾“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着力解决执行案件长期未结、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久拖不结、涉企案件实际标的到位率低等问题;出台《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百日清积”行动专项工作方案》,着力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司法公信力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

  “开门纳谏”阳光庭审暖民心

  3月22日下午,盟法院召开执行案件研讨座谈会,邀请了兴安盟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律师代表、人民陪审员代表、涉企案件当事人进行座谈,多渠道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与会人员共同研讨了一起标的额达2000余万元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执行案件,做到了广开言路听真话,确保开门纳谏取得实效。

  我盟两级法院结合“开门搞整顿”主动开门纳谏,按需提供司法服务和帮助。第一时间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开门纳谏工作公告,在诉讼服务中心放置征求意见单,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14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对征集到的意见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反馈办理。

  3月24日,盟法院邀请盟工商联及16家企业代表观摩了一起涉企合同纠纷案件,代表一致认为庭审规范有序,充分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5月26日下午,盟法院举行旁听庭审活动,邀请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盟委政法委、盟工商联干部职工以及50名企业家代表现场旁听一起涉企合同纠纷案件庭审,让更多公职人员、企业职工走进法院,观摩庭审、参与开庭,进一步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我盟两级法院开展多类别案件庭审观摩,选取关系群众最切身利益、最频发常见、最接地气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赡养抚养、医患纠纷、危险驾驶以及涉职务犯罪、环境资源破坏、涉农民工、涉小微企业等典型案例开展庭审观摩,广泛邀请各界代表、公职人员、社区居民、嘎查村民等群众参加观摩,为他们做直观的普法教育、公德教育,为群众上最直观生动的法治课。

  “精准普法”法律五进入民心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我盟两级法院根据地区实际,结合辖区特点,创新服务举,充分调动各审判业务部门和全院干警的积极性,扎实开展法律“五进”活动。

  在送法进企业活动中,3月22日至24日,盟法院组织各审判业务部门法官先后走访16家辖区重点企业,向企业员工发放法律宣传单800余份,针对企业经营等常见问题及风险进行了分析研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5月13日,前旗法院法官走进兴安盟农牧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针对民法典的内容进行了宣讲,并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目前,两级法院送法进企业50余次。

  我盟两级法院在送法进社区活动中,着力宣传与群众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社会群众“零距离”学法,努力达到“开展一次活动、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4月29日,乌市法院法官针对非法集资类案件等社会问题,来到乌兰浩特市滨河社区,为居民进行防范非法集资知识专题讲座并发放了宣传资料。目前两级法院送法进社区40余次,惠及群众800余人次。

  利用科技法庭上门服务,把巡回审判车开到偏远牧区、开到残疾当事人家里,开到村委会,开到老百姓的家里、开到田间地头儿,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这是我盟两级法院积极开展送法进村屯活动的举措。5月13日,盟法院民一庭法官来到科右中旗进行巡回审判,集中审理了四起民事纠纷案件,为到场旁听的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法治课;5月7日,中旗法院法官来到布敦化牧场八一四队包某家中,包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法定程序鉴定其为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法院决定对其强制医疗。现包某虽处于病情稳定期,但考虑其出行不便以及与外界接触易激化其病情等因素,经与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协商后,法官到被告人包某家中进行开庭宣判并执行,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目前,两级法院送法进村屯130余次,惠及农牧民2100人次。

  为切实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播种法律的种子,我盟两级法院积极开展送法进学校活动。5月14日,盟法院民一庭法官来到金色摇篮华杰幼儿园,法官以“以法护航,育苗成长”为题举办法律讲座,对幼儿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普及;5月11日,乌市法院法官赵丽梅来到乌兰浩特市第一幼儿园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律启蒙课。目前,两级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5次,惠及师生300余人次。

  为进一步提高司法服务的精准性,两级法院面向特定对象,走进机关单位。5月10日,前旗法院行政审判庭干警走进科右前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对已判决生效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回访答疑,行政庭法官对已生效案件审判过程进行了重新梳理,使该大队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诉讼案件审判的程序更加清晰、透彻。目前,两级法院深入单位普法服务32次。

  “拉近距离”周到服务得民心

  3月24日,盟法院民二庭的法官又一次利用“云上庭审”系统审理了一起当事人均在异地的案件。法官们同远在四川、江西的被告和第三人通过互联网法庭,完成了一起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一起原本需要当事人来回奔波的案件,双方当事人打开手机便实现了“跨越空间”开庭审理。庭后,上诉人高兴地说:“这种互联网开庭方便了我们这些远程诉讼的当事人,减少了我们打官司的成本,真是减轻了我的负担了!”

  此外,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异地立案难问题,盟法院破解技术瓶颈、整合线上资源,全面开通了盟法院及各基层院之间的跨域立案线上通道,随着盟内“跨域立案”诉讼服务系统开始正式运行,当事人诉讼成本降低了,法院的诉讼服务效率提高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在不断攀升。

  从判后答疑,到智能诉状、自助立案、自助阅卷、诉讼执行风险评估,这些便民、惠民的信息化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被大量应用,在大大降低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成本和法院的司法成本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真正把“零距离”诉讼服务理念落到实处,融入群众心坎,让群众享受家门口、一站式、标准化、无差别的司法服务,实现让“群众少跑路”的便民利民愿景。

  让当事人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在立案、执行、信访窗口单位,增加延时办理、上门办理、一窗办理、网上办理等功能,给群众提供多种渠道,增加诉讼服务多功能终端、文书自动生成终端,提高群众办事体验。如今,在我盟两级法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干警的努力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3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县xx镇新安村党支部牢牢把握“实”“干”“效”“三字诀”,结合“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推动党员群众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专项行动实际效果。

  坚持“实”字为要,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学习教育形式全。新安村党支部精心设计新安村老街、xx文化长廊、海棠左岸、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展示馆等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路线,组织党员群众参观学习;在党组织生活中灵活穿插“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学习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党员群众的学习参与感。同时,利用镇级下沉的26项“党史”精品课程,各类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等线下资源以及“xxxx”微信公众号的“党史”微党课、微论坛、微视频、xx人民奋斗故事等线上资源,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积极响应“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学习教育覆盖全。新安村党支部充分利用“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以及党建“叶脉工程”的“网脉状”辐射模式,推动“党史”教育覆盖到全体党员群众,党员群众把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继续投入到“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中。截至目前,新安村已经累计拆除破旧“五棚”近5000平方,清理垃圾1000多吨,打造精品三园100余户。

  坚持“干”字当头,党员群众动起来

  挂图作战抓落实。新安村党支部每周召开“学党史、迎花博、治五棚”专项会议,明确工作内容和方向,根据验收时间,倒排时间节点,收集汇总各片区任务进展并上墙公示,督促片区责任人按进度、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务。通过一户一方案,定标准、定时间、定质量,引导村民用废弃砖瓦、木料等建材在宅前屋后xx小三园,鼓励农户主动作为,另外,还对自理有困难的弱势群体,采取集中清理,体现政府关怀。细分片区压责任。结合实际,科学划分五棚整治的四个片区,成立工作专班,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片区长,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同时,选取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老干部、优秀党员带头深入农户开展信息排摸,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宣传营氛围。通过宣传单、易拉宝、“田间小喇叭”“海棠之声”“海棠星播客”等多种载体,深入宣传xx籍优秀人物事迹,引导群众主动向榜样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宣传落实到全村各个角落,形成家家知晓、人人动手、户户整治的良好氛围。

  坚持“效”字着力,激励机制建起来

  学习“党史”贵在思想、重在行动、成在长效。新安村通过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建立专项积分制。在每月党支部组织活动和户长工作例会上,交流五棚整治成果。建立“迎花博、治五棚”党员和户长服务专项积分,加深党员和户长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励党员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扬担当精神。建立村规民约。将“迎花博、治五棚”专项整治行动纳入村委长态化管理,制订“二清一美”相关村规民约,每月上墙公示各片区每家每户整治进度和整治数据,通过树立榜样、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让“五棚”整治成为群众行动自觉,形成村民共治自发良好氛围。建立奖惩机制。对于主动拆除“五棚”和自行清理宅前屋后脏乱现象的农户,在户组和片区进行先进宣传;对于积极配合村委、整治成果突出的群众,通过农户自荐、户组初核、片区评定、村委审核、上墙公示,确定优秀农户并给予家庭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对拒不配合、整治后回潮反复的农户,在户组和片区进行通报并取消年终其相关福利待遇兑现,激发农户参与专项整治行动的热情。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4

  xx仲裁:用好“四字”深学“党史”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传播和传承好红色基因,xx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党支部坚持以读、看、造、研“四字”为抓手,切实把“党史”学进去、讲出来、用起来,成长为讲政治、勇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仲裁员。

  系统规划“读”,占领思想阵地“制高点”

  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党史”经典著作,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党课领学。支部书记、副书记分别以“学史明志、砥砺前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历史沿革”为主题,将改革发展史与仲裁院发展史相结合,让大家接受一次党性洗礼,学史明志、砥砺前行。组团自学。以党小组为单位,利用工作之余,开展集中学习、观看党史视频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理论学习滋养初心,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主题交流。积极开展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博先锋·党员行动”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支委带头畅谈心得体会,党员们畅所欲言,在交流所思所想中,同忆初心、共筑同心。

  多维触角“看”,奏响时代主流“最强音”

  组织党员群众参观教育基地、观看电影党课等,回顾新中国法治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红色之旅忆初心。组织参观陈云纪念馆,沿着革命先辈足迹,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再教育。二是众志成城展英姿。以云展览的方式,观看“我们众志成城”xx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深入学习、宣传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党员。电影党课激奋进。集中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八佰》《夺冠》,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薪火相传革命精神,在民生保障一线上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把握特点“造”,奠定清风气正“主基调”

  以新载体、新媒介、新思路让党史学习充满活力。利用平台学。积极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党史”知识竞答、“xx汇”APP知识竞赛、xx干部在线学习城“党史”干部网络学习专题班等。利用媒介学。用好公众微信号、宣传栏、滚动屏等对内对外宣传平台,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介绍xx、xx的党史故事、领袖故事、英雄故事等。利用专题学。举办“强化作风、服务为本”专题党课,与庭室负责人签订“一岗双责”承诺书,为学习“党史”创造学习与实践相融合的良好环境,促进知行合一、学史明志。

  融入实践“研”,汇聚和谐关系“正能量”

  全院党员群众在反复磨砺的过程中、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厚积薄发、砥砺前行。党员先行。在今年群体性争议案件爆发的态势下,党员干部用主动作为,担负好街镇(园区)工作站副站长的工作职责,认真做好群体性争议的预防化解和调解处理工作,共计处理争议案件542件。宣传先行。组建宣讲团,积极开展法律宣讲,切实做好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对企业的用工指导。开展“公信讲堂”“定制讲堂”“与法同行”电台宣讲等活动。服务先行。院领导班子心系群众,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上庭审、在线调解等方式,避免了当事人双方的聚集,化干戈于千里之外,获得了群众认同,为维护区域关系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5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县xx镇新安村党支部牢牢把握“实”“干”“效”“三字诀”,结合“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推动党员群众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专项行动实际效果。

  坚持“实”字为要,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学习教育形式全。新安村党支部精心设计新安村老街、xx文化长廊、海棠左岸、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展示馆等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路线,组织党员群众参观学习;在党组织生活中灵活穿插“党史”知识竞赛、党史学习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党员群众的学习参与感。同时,利用镇级下沉的26项“党史”精品课程,各类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等线下资源以及“xxxx”微信公众号的“党史”微党课、微论坛、微视频、xx人民奋斗故事等线上资源,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积极响应“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学习教育覆盖全。新安村党支部充分利用“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以及党建“叶脉工程”的“网脉状”辐射模式,推动“党史”教育覆盖到全体党员群众,党员群众把从“党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继续投入到“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中。截至目前,新安村已经累计拆除破旧“五棚”近5000平方,清理垃圾1000多吨,打造精品三园100余户。

  坚持“干”字当头,党员群众动起来

  挂图作战抓落实。新安村党支部每周召开“学党史、迎花博、治五棚”专项会议,明确工作内容和方向,根据验收时间,倒排时间节点,收集汇总各片区任务进展并上墙公示,督促片区责任人按进度、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务。通过一户一方案,定标准、定时间、定质量,引导村民用废弃砖瓦、木料等建材在宅前屋后xx小三园,鼓励农户主动作为,另外,还对自理有困难的弱势群体,采取集中清理,体现政府关怀。细分片区压责任。结合实际,科学划分五棚整治的四个片区,成立工作专班,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片区长,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同时,选取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老干部、优秀党员带头深入农户开展信息排摸,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宣传营氛围。通过宣传单、易拉宝、“田间小喇叭”“海棠之声”“海棠星播客”等多种载体,深入宣传xx籍优秀人物事迹,引导群众主动向榜样学习,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宣传落实到全村各个角落,形成家家知晓、人人动手、户户整治的良好氛围。

  坚持“效”字着力,激励机制建起来

  学习“党史”贵在思想、重在行动、成在长效。新安村通过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建立专项积分制。在每月党支部组织活动和户长工作例会上,交流五棚整治成果。建立“迎花博、治五棚”党员和户长服务专项积分,加深党员和户长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励党员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扬担当精神。建立村规民约。将“迎花博、治五棚”专项整治行动纳入村委长态化管理,制订“二清一美”相关村规民约,每月上墙公示各片区每家每户整治进度和整治数据,通过树立榜样、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让“五棚”整治成为群众行动自觉,形成村民共治自发良好氛围。建立奖惩机制。对于主动拆除“五棚”和自行清理宅前屋后脏乱现象的农户,在户组和片区进行先进宣传;对于积极配合村委、整治成果突出的群众,通过农户自荐、户组初核、片区评定、村委审核、上墙公示,确定优秀农户并给予家庭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对拒不配合、整治后回潮反复的农户,在户组和片区进行通报并取消年终其相关福利待遇兑现,激发农户参与专项整治行动的热情。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6

  风雨苍黄百年路,奋辑扬帆启新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践史,是一部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斗争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奔向美好新生活的奋斗史。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党员干部要深挖党史“宝库”,学会借党史之力,铸信仰、植情怀、激斗志、坚信心,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党史中借一捧“土”,压实政治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辈用献血和生命诠释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字字千均的宣言谱写出慷慨激昂的时代绝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为了心中的“主义”从容赴死,“不必多说,开枪吧”的杨靖宇宁死也不向侵略者低头,“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让江竹筠挺过酷刑,守住了共产党的秘密。因为信仰坚定,所以勇敢无畏,因为心怀大义,所以以命相搏。党的历史像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无数信念的种子在这里扎根、生长、开花,即使是狂风骤雨也不能将它们摧毁。在学党史中踏足这片土地,走近英雄先辈,感悟信仰的力量。从党史中借一捧“土”,让自己的信仰之根扎得再深一些,用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党史中借一汪“水”,滋养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人民”二字刻入骨髓、融入血脉。硝烟弥漫的战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党员英勇奋战、誓死拼搏,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百废待兴的建设初期,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党员开拓进取、奋斗不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党依旧把人民作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无数党员在脱贫攻坚战场、疫情防控一线执着坚守、默默耕耘。人民是党奋斗的方向所在,也是力量所在。“最后一碗饭,用来做军粮”“半条被子送红军”……人民群众尽己所能支持党、帮助党。党的历史像是一片汪洋大海,人民就是广阔的海洋,而党是其中的鱼儿,从党史中借一汪“水”,滋养真挚的人民情怀,始终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灵深处。

  ‍从党史中借一簇“火”,点燃斗争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党史是充满崎岖、不断斗争的历史。1921年建党之初,我们党仅有50多名党员,但面对艰巨的时代任务、强大的敌人对手、恶劣的生存环境,依旧选择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一次次直面挑战、坚决战斗,一次次挺身而出、勇敢迎击,铸就了伟大的斗争精神。“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制胜法宝。当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让我们在学党史中点燃斗争精神,主动投身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敢于向困难“叫板”、敢于在挑战面前“亮剑”,‍自觉发扬斗争精神,做新时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党员干部。

  ‍从党史中借一缕“光”,照亮必胜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与风险、威胁和挑战,我们党都坚守初心使命,以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姿态成功化危为安、转危为机,推进中华民族不断向更辉煌的明天迈进。岩石和暗礁阻挡不住奔腾的河流,反而会激起美丽的浪花,狂风和骤雨阻止不了太阳的升起,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波涛和风浪也阻挡不住“中国号”巨轮隆隆前行的脚步。党的百年奋斗史像一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们必胜的信心。新时期,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勇于拼搏、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7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务求实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也要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在以“学史力行”为主题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第四次专题学习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指出,要在听从党中央号令上雷厉风行,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尽心竭力,在攻坚克难开新局上奋力前行。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活动中,省领导带头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以上率下、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成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实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

  “党史学习教育从学习入手、从教育发力,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

  6月15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学史力行”为主题,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第四次专题学习。许达哲强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上下功夫,坚持人民至上办实事、牢牢根植人民办实事、紧紧依靠人民办实事、着眼造福人民办实事,从“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办好一批暖心事,从行业民生问题入手办好一批贴心事,从现实生活问题入手办好一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从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入手办好一批便民利民的舒心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位、床位、车位、厕位,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许达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把就业优先、教育优先、农业农村优先、生态优先、效益优先的要求落到实处。

  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印发《湖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为全省更好地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比如,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组织党员开展“开门一件事”、点亮“微心愿”等活动,关心关爱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巩固提升便民利民管理服务能力方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将更多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清单等等。

  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彰显百年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新征程上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担当。

  针对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让群众有感”的原则,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一批28项重点民生任务清单,由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认领,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6月9日,新田县枧头镇彭梓城村教学点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

  许达哲一行先后走进网络课堂、手工室、音乐舞蹈教室以及教学点提质改造同步建成的留守儿童之家、村级公办幼儿园,了解教学点运转成本、师资配备、课程安排等,并关切询问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是许达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领办的实事之一。这是继5月13日前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考察建设发展及周边环境提质工作后,许达哲再一次深入一线,以现场办公的形式领办民生实事。

  聚焦长沙城区交通疏堵保畅工作,6月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先后来到湘府路快速路隧道东往西出口、正在建设中的丽江路京广铁路桥涵洞改造工程和湘府路大桥西段潇湘大道路口等,实地查看道路拥堵情况,现场商讨畅通交通的具体方案。他指出,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对交通出行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从切实为全省50万高考学生服好务,到为学生公寓提质改造出谋划策;从发挥统战资源优势“送医送药下乡”,到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从帮助文艺剧团解决实际困难,到推动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连日来,省领导对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根据任务清单,陆续深入全省各地,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信访渠道等方式,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推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省领导的率先垂范,向全省释放“办实事、抓落实”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在“头雁效应”的带动下,各级各部门坚持开门问策、问需于民,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凝聚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公共场所建设一批标准化“母婴关爱室”,在主要干道、物流园区等地建设服务货运司机的“司机之家”……省交通运输厅紧盯群众出行的“痛点”问题,列出17项民生实事清单。

  长沙按下加装电梯“快进键”。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引导、示范引路,政府服务“做加法”,审批流程“做减法”,确保今明两年增设电梯2400台,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小菜摊”关乎“大民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着力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摊位”问题,新改建农贸市场6个,建成经营面积9600平方米,新改扩增市场摊位919个、门面140个,提升群众买菜的获得感。

  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

  省民政厅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等专项行动,对全省行业协会、商会领域开展减负清查,22家行业协会商会已减免会费611万元。

  邵阳市推行“市委常委联县、市政府副市长包线”机制,推动全覆盖排查,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到整一个,改一片,治一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三湘大地上,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正得到解决。新时代的湖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上努力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8

  风雨苍黄百年路,奋辑扬帆启新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践史,是一部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斗争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奔向美好新生活的奋斗史。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党员干部要深挖党史“宝库”,学会借党史之力,铸信仰、植情怀、激斗志、坚信心,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党史中借一捧“土”,压实政治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辈用献血和生命诠释着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字字千均的宣言谱写出慷慨激昂的时代绝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为了心中的“主义”从容赴死,“不必多说,开枪吧”的杨靖宇宁死也不向侵略者低头,“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让江竹筠挺过酷刑,守住了共产党的秘密。因为信仰坚定,所以勇敢无畏,因为心怀大义,所以以命相搏。党的历史像是一片广袤的土地,无数信念的种子在这里扎根、生长、开花,即使是狂风骤雨也不能将它们摧毁。在学党史中踏足这片土地,走近英雄先辈,感悟信仰的力量。从党史中借一捧“土”,让自己的信仰之根扎得再深一些,用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党史中借一汪“水”,滋养人民情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人民”二字刻入骨髓、融入血脉。硝烟弥漫的战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党员英勇奋战、誓死拼搏,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百废待兴的建设初期,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党员开拓进取、奋斗不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党依旧把人民作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无数党员在脱贫攻坚战场、疫情防控一线执着坚守、默默耕耘。人民是党奋斗的方向所在,也是力量所在。“最后一碗饭,用来做军粮”“半条被子送红军”……人民群众尽己所能支持党、帮助党。党的历史像是一片汪洋大海,人民就是广阔的海洋,而党是其中的鱼儿,从党史中借一汪“水”,滋养真挚的人民情怀,始终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灵深处。

  ‍从党史中借一簇“火”,点燃斗争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百年党史是充满崎岖、不断斗争的历史。1921年建党之初,我们党仅有50多名党员,但面对艰巨的时代任务、强大的敌人对手、恶劣的生存环境,依旧选择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一次次直面挑战、坚决战斗,一次次挺身而出、勇敢迎击,铸就了伟大的斗争精神。“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制胜法宝。当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有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让我们在学党史中点燃斗争精神,主动投身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敢于向困难“叫板”、敢于在挑战面前“亮剑”,‍自觉发扬斗争精神,做新时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党员干部。

  ‍从党史中借一缕“光”,照亮必胜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与风险、威胁和挑战,我们党都坚守初心使命,以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姿态成功化危为安、转危为机,推进中华民族不断向更辉煌的明天迈进。岩石和暗礁阻挡不住奔腾的河流,反而会激起美丽的浪花,狂风和骤雨阻止不了太阳的升起,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波涛和风浪也阻挡不住“中国号”巨轮隆隆前行的脚步。党的百年奋斗史像一束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们必胜的信心。新时期,面对更加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勇于拼搏、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9

  学习党史,重在力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全过程,“五聚焦”创新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办实事”活动,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访”,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取得实效。

  聚焦“透”字 深入宣讲党的政策

  4月的当雄县乌玛塘乡,还似深冬一般萧瑟,凌冽寒风中,一场特别的党史学习教育在这里进行。

  乌玛塘乡,是当年解放军入藏时途经当雄县的第一个点。当天,2名武警分别扛着党旗、国旗带队,当雄县的党员们一路跟随前行,重走了当年解放军进藏路线,感受解放军进藏时的峥嵘岁月。1951年,索朗多吉才11岁。那一年,解放军抗风雪、战严寒,翻越角子拉山,从纳龙嘎木(现在的当雄县乌玛塘乡纳龙村)进入拉萨,作为见证过这段历史的当事人,他对期间解放军和老百姓的那些事儿最有发言权。

  “他们总是帮着我们干劳动、修路补桥,谁家有人生病或者有什么突发情况,解放军们都会来帮忙。我记得很清楚,即使在后方补给困难、断粮断炊的情况下,他们也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索朗多吉在宣讲时感慨万千,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如何在基层讲好党史、讲好党的政策,如何在广袤的牧区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更生动,拉萨市注重在走进中融入,在宣讲中服务,深入基层,不断创新宣讲方式,面对社区居民、农牧民群众等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和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的故事,特别是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好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发展进步的故事,带领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同时,通过成立宣讲小分队、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实地走访、个人访谈等方式深入居民家中、田间地头等开展面对面宣讲,与各族群众共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过上幸福生活的经历,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本土化、故事化,深受基层群众欢迎。

  聚焦“深”字 深入开展调研接访

  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拉萨市创新载体,制定了《拉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区)、各单位及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把每年3月份作为拉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办实事”活动月,建立地级领导任组长包县(区)、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县(区)的县级干部包各自驻村点的工作机制。

  活动中,区党委副书记、拉萨市委书记严金海带头深入偏远乡村,全市四大班子地级领导和各县(区)、各单位负责同志迅速行动,深入各自所包干的县(区)、乡(镇、街道)、村(居),通过拉家常、聊生活、谈变化的方式,与当地基层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1+3”专干、群众代表座谈,了解记录农牧民群众就医、就学、就业、出行等民生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电路改造、劳资纠纷、停车场建设及收费不合理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下转第三版)

  包干领导会同各职能部门进行逐项解答,并制定解决方案,限期完成,做到简单的事情马上办、疑难问题合力办,切实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聚焦“准”字 深入开展党员帮扶

  围绕推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我市组织机关党员、农牧区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开展结对帮扶、致富带头、返乡创业和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带着感情和责任走到群众身边,倾听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

  当雄县主要领导选取大、难、繁且久拖未决的纠纷问题现场办公解决,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解释,帮助群众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国家统计局拉萨调查队了解到尼木县普松村今年春播良种筹备有限,村民自留种质量不好产量不高时,第一时间和拉萨市农业农村部门对接,为普松村争取到了12吨价值6万余元的“苏拉青2号”青稞良种,及时解决了普松村村民春播良种不足的难题。

  在一次次帮扶中,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梳理、解答,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聚焦“精”字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

  红色基地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每一个红色基地都有自己的党史故事,都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以来艰苦奋斗的见证。

  今年,拉萨火车站被国铁集团列为“党史学习教育铁路红色教育基地”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拉萨火车站结合志愿服务、讲解历史等,为前来参观的团体重点讲解“党中央修建青藏铁路的历史和重大意义”“青藏铁路精神”“西藏和平解放历史”“拉萨火车站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出行所作的贡献”“全路党内优质服务品牌——五彩哈达温馨服务及卓玛工作室”“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等内容。

  市直各部门、各县(区)组织开展“我当一周村官”活动,每个单位选派1名新入职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送政策、听民意、帮民困,切实让新党员在实践锻炼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看望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英模等,为老党员、困难党员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

  在党史学习中,由各级党组织牵头,根据行业和职能特点,每月安排1天作为“党员奉献日”,组织广大党员佩戴党徽,深入农牧区和经济建设一线,结合工作实际和群众意愿,开展政策解答、法规宣传、医疗救助、科技服务、应急抢险、义务劳动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党史+服务”志愿服务新模式。

  聚焦“实”字 不断巩固拓展成果

  在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办实事”活动中,堆龙德庆区从身边小事和群众需求着手,安排相关部门为马镇马村2组修筑防洪堤150米,为德庆镇德庆村新建蓄水池1座,对辖区内窨井盖进行摸排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增强责任意识,守护好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墨竹工卡县协调解决相关公司欠款问题,于4月15日前将历史拖欠机械租赁费和运输费结清,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

  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巡视整改,巩固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成果,我市在“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办实事”活动中,再次梳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并创造条件、切实加以解决,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动真章、见实效。着力解决春耕备耕急迫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修、种子包衣良种推广、农药化肥采购储备、机械设备维修等困难问题。积极协调帮助群众解决好危旧房屋改造、交通出行、子女上学、垃圾处理、就业增收、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件件实事,办进了万千百姓的生产生活中,也办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据统计,整个3月,全市四大班子地级领导和各县(区)、各单位负责同志累计下基层领导干部1300余人次,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形式,共计收集问题1200余条,解决问题500余条,办实事400余件,切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的事。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10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区人社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始终牢牢聚焦“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主责主业,努力做好就业帮扶、职业培训、沪滇劳务协作等各项就业工作,在工作细微处下功夫、在为民服务上守初心,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积极彰显人社部门担当作为。

  以“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为目标,精准“把脉”施策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区人社局积极开展调研走访,深入对接百姓需求,提升就业工作精准性和针对性。

  加大生态就业工作力度。根据百姓需求,深度挖掘就业岗位,强化智能化管理,完善人员退出机制,提升管理实效,通过实施生态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也促进了生态xx和生态惠民的良性互动,目前共吸纳从业人员1.5万人。xx年中组部、人社部将xx县生态就业工作列为典型案例,专门拍摄制作了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宣传片《家门口的“生态就业”托起百姓幸福梦》,相关工作经验在国家性平台进行了推广。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针对xx县“4050”劳动力占多数,职业技能相对偏低的现状,区人社局积极推进“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线上线下齐发力,分类组织实施。疫情期间,在全市率先开设线上职业培训补贴申请受理平台,开通全天候24小时咨询电话。疫情平稳后,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线下培训,目前,线上培训共通过备案265家,培训职工1.86万人次,线下培训0.16万人次。同时,多方位搭建培训平台,组织参加世界青年技能体验日、世界技能大赛xx省选拔赛、区级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努力提升本区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xx省选拔赛中,本区选手荣获三等奖。

  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针对本区创业氛围不浓、创业者亟需系统性指导的现状,多层次开展创业培训,为创业女性、农创人员、孵化园区创业者等开展创业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目前已有36人自主创业成功。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xxxx赛区选拔赛,评选出优秀获奖项目20个,并推荐4个项目参加市级比赛,其中“高精度空间智能机械手”项目荣获市级决赛二等奖。同时,推进本区创业型城区常态化xx,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组织创业先锋为创业项目提供资源整合、资本融入等多项专业辅导和支持,形成了创业园区加创业实践基地“1十N创业空间”模式,目前已成功孵化70余家创业组织。

  以“落实惠企政策 稳定就业岗位”为依托,助力企业破解用工难题

  疫情暴发后,企业负担加重、裁员风险加大,xx区人社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动担当、科学研判,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根据市、区总体部署,区人社局先后打出“免、减、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制定操作办法,组织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目前已发放失业保险返还、线上培训补贴等各类补贴累计1733家,金额2337.21万元,有力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稳定就业岗位提供了保障。

  着力聚焦本区重点企业。疫情期间,对15家涉及城市运行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的重点企业,建立24小时用工调查制度和“一对一”工作联系机制,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名“就业服务专员”,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同时,开展一对一的政策宣传,确保政策宣传到位、企业及时享受。

  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机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便捷直观的服务,区人社局积极推行不见面“云”服务,引导企业通过“一网通办”“xx人社”APP、自助经办等平台实现网上掌上办理公共就业服务事项,确保业务“不掉线”,服务“不打折”。

  以“帮扶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质量”为突破,推动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xx区人社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摸排帮扶人员底数,认真进行人岗匹配,着力提升就业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增强在工作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全面拓宽就业招聘渠道。区人社局利用线上“云招聘”和线下招聘相结合的形式,为求职者搭建平台,目前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32场,发布岗位信息3500余个,招聘人数1.2万余人。积极与岛外优质项目对接,挂牌成立xx迪士尼度假区xx岗位介绍官方点位,为本区未就业劳动力提供安保、客房服务、乐园运营等就业岗位,目前已成功推荐200余人签约上岗(其中残疾人20余名,退役军人30余名)。

  着力聚焦重点群体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增加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招聘数量;举办高校毕业生“云招聘”活动,推出岗位800余个。聚焦35岁以下失业青年,做实“启航”计划,开展“一对一”求职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聚焦离土农民、长江退捕渔民等群体,采用“分类管理、个性指导”的服务模式,提供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努力帮扶临沧劳动力就业。xx县与临沧市开展对口劳务帮扶工作以来,利用校企合作方式,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实现临沧青年来沪来崇就业。来自云南临沧的傣族青年俸春林,通过该模式到振华重工工作后,家庭年收入由3000余元提高到目前的月收入5000余元,还被公司推荐参加了2020年国际焊接大赛,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技能人才,真正实现了职业技能和生活水平双提升。今年8月份,区人社局重点针对临沧意向创业青年,带去网络直播及农旅结合等创业培训,帮助临沧劳动力提升技能、增加收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今年已实现临沧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962人,来沪就业111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xx区人社局将在今后工作中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初心”变“恒心”,以优质优化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助推本区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基层党史学习活动篇11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务求实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也要让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在以“学史力行”为主题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第四次专题学习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指出,要在听从党中央号令上雷厉风行,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尽心竭力,在攻坚克难开新局上奋力前行。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活动中,省领导带头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以上率下、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成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实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

  “党史学习教育从学习入手、从教育发力,最终要体现到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

  6月15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学史力行”为主题,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第四次专题学习。许达哲强调,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上下功夫,坚持人民至上办实事、牢牢根植人民办实事、紧紧依靠人民办实事、着眼造福人民办实事,从“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办好一批暖心事,从行业民生问题入手办好一批贴心事,从现实生活问题入手办好一批群众身边的烦心事,从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入手办好一批便民利民的舒心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位、床位、车位、厕位,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高品质生活。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许达哲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把就业优先、教育优先、农业农村优先、生态优先、效益优先的要求落到实处。

  为了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印发《湖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为全省更好地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比如,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组织党员开展“开门一件事”、点亮“微心愿”等活动,关心关爱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巩固提升便民利民管理服务能力方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将更多高频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清单等等。

  坚持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彰显百年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新征程上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担当。

  针对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让群众有感”的原则,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一批28项重点民生任务清单,由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带头认领,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6月9日,新田县枧头镇彭梓城村教学点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

  许达哲一行先后走进网络课堂、手工室、音乐舞蹈教室以及教学点提质改造同步建成的留守儿童之家、村级公办幼儿园,了解教学点运转成本、师资配备、课程安排等,并关切询问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农村教学点优化提质,是许达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领办的实事之一。这是继5月13日前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考察建设发展及周边环境提质工作后,许达哲再一次深入一线,以现场办公的形式领办民生实事。

  聚焦长沙城区交通疏堵保畅工作,6月4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先后来到湘府路快速路隧道东往西出口、正在建设中的丽江路京广铁路桥涵洞改造工程和湘府路大桥西段潇湘大道路口等,实地查看道路拥堵情况,现场商讨畅通交通的具体方案。他指出,要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对交通出行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从切实为全省50万高考学生服好务,到为学生公寓提质改造出谋划策;从发挥统战资源优势“送医送药下乡”,到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从帮助文艺剧团解决实际困难,到推动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连日来,省领导对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根据任务清单,陆续深入全省各地,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信访渠道等方式,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推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省领导的率先垂范,向全省释放“办实事、抓落实”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在“头雁效应”的带动下,各级各部门坚持开门问策、问需于民,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凝聚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公共场所建设一批标准化“母婴关爱室”,在主要干道、物流园区等地建设服务货运司机的“司机之家”……省交通运输厅紧盯群众出行的“痛点”问题,列出17项民生实事清单。

  长沙按下加装电梯“快进键”。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引导、示范引路,政府服务“做加法”,审批流程“做减法”,确保今明两年增设电梯2400台,让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小菜摊”关乎“大民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着力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摊位”问题,新改建农贸市场6个,建成经营面积9600平方米,新改扩增市场摊位919个、门面140个,提升群众买菜的获得感。

  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

  省民政厅在全省民政系统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等专项行动,对全省行业协会、商会领域开展减负清查,22家行业协会商会已减免会费611万元。

  邵阳市推行“市委常委联县、市政府副市长包线”机制,推动全覆盖排查,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到整一个,改一片,治一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三湘大地上,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正得到解决。新时代的湖南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上努力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推荐访问:党史 基层 活动 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讲党史活动 党史教育活动 党员讲党史活动 学党史活动方案 学党史支部活动记录 党员学四史主题活动 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