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小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发言稿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自查报告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3篇

时间:2022-08-31 09:50:04 浏览量:

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3篇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3篇,供大家参考。

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3篇

篇一: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查蓝里指导教师签名:

 巫耄墨多一年,月1日己嘶年r月7日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牲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耋娩孥砷年f月) 日

 摘要本文t要从19111937年间时代背景入手,通过搜集当时的陕西地区的学术研究、报刊、救育、戏曲文艺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材料和史实,利用文化的先进性即在社会的巨火变*面前,文化是先行看,文化的变革或者是进步反映了整个社会变革或进步的要求。力求经过反复论证塔量梳理出特定历史Btl 、可段( 民国以后至1937年抗曰战争爆发期间) 的历史的真实。以此总结出1911—1937年问的社会思潮的备种真实反映。如:多种社会矛盾背景F的心想矛盾和各种思想文化可能发展的文化取向:文化事业的发腱和社会政治、经济之间的_:动关系等。关键词:陕积【屯国时删文化AbstractThe arti cl e focuses on theperi odof 191 1—1937and col l ects m ateri alandhi stori calfactsofacadem y research、new spapers、educati onand dram a i nshaanxiprovi nceFromthehi stori calfacts,the basi c outl ook of cul ture i n shaanxicoul d be seen.Atthat ti m e.the newthoughtsfrom w est i nfl uence thepeopl e greatl y,the i ntel l ectual s tri ed thei r bestto adverti se thenewthoughtsandw anted to establ i sh the newbal ance of m odem cul tureTl goughthe research andcom pari son repeatedl y,the m ai n cul turethoughtsis fotm d Thespeci alcul ture m adegreateffect onm odemshaanxipm vi nceKeyw ords:cul turerepubl i c of Chi nashaanxiprovi nce

 绪论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文化定义就有200余种。本文选择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指人类精神生活的符号系统。191l 一1937年问,陕两地区的风云变幻。1911年10月,陕西新军与会党组织响应武昌起义,向满城发动武装起义,光复西安。从此,陕西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民国以后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期间,陕西经历了国民政府、北洋军阀、“ 二虎守K安” 时期,虽然政权频频更迭,其问陕西也曾一度匪患严重,但总体米说,陕西社会基本上比较稳定,在境内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得陕西的文化事业有了发展的可能。选择这个题目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陕西是一个内陆省份,在1911--1937年间经济较为落后,政权更迭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是什么样的状况值得关心;2秦中自占帝王都,在漫漫的历史氏河当中,陕西曾经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考察这里的文化思想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十分有必要的:3.作为祖辈生活在陕西的人们,他们深受这里的文化思想的影响,了解陕矾的文化思想也是更好得^『解陕西。有关于陕西文化思想的研究,近些年散见于一些关于陕西的著作中,如《陕西通史· 氏国卷》,这是以民国时期陕两政治、军事为主线全面介绍民国时期陕pq情况的著作,其中部分章节谈到r陕阳Rq文化发展情况;《三秦近代人物评传》较为全面的介绍了近代以来陕西的著名人物,成为弓作的参考。论文方面:对陕馥文化思想研究的内容较少,如《杨虎城教育思想》、《五四运动在陕pq的早期传j 番》、《马克思主义在陕l J q的传播》等等。这些内容只是涉及1911—1937年间的陕磷文化,对丁这期间的文化思想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且篇幅较短,只是一般的描述。近代以米,陕西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很有特色,儿乎陕西境内所有的区县甚至丁乡镇都出版了自己的地方忐,在地方忐当中t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概括,在述及文化的时候,这些地方忠均选取较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事业并加以介绍,如三原县志中对民国时期的话剧发展,西安市志对易俗社秦腔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做出了具体细致的介绍:以上这些文献著作方便对民[虱N t-期陕砥的人物和历史进行人概的了解。在充分调商研究,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可能通过详实厘清1911—1937年间陕撕地区的文化脉络。本文试图从社会人众日常生活出发,撷取了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术研究、教育、报刊业和戏剧的发展情况为主要线索,结合部分陕西地方文献,和当时出版的一些政府政令和统计资料对19l l 一1937年间陕西文化事业所体现的新的观念以及体现山米的文化事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从中得山这期间陕西地区文化思想的发展特点并探讨它对陕两文化事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1911--1937年间陕西政治经济发展简况与文化政策第一节1911--1937年间陕西政治经济简况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全国上F共同企盼着中国的全面复兴。但事实上民国建立之后,整个中国满目疮痍,民国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次老百姓贫苦的生活问题,局部战争仍在中国人地上肆虐。同时在中【羽思想界,民国政府的建立并没有中IE鸦片战争以来的东西文化以及新IH 思想的论争。相反,中西文化在K国建立之屙,进一步融合,西方近代思想文化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入中国,改变国人的思想和心态。同时民国以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进一步加深。虽然伴随着民国政治上的动荡和袁世凯、张勋的复辟,中国曾经—度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但是这种注重传统风气的学术态度是与民国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终究不能发展的。与此同时,民国政治经济的不如人意义进一少促选了.一批知识分子的反思,从而引发了进一步宣传民主、科学,猛烈批判传统的新文化启蒙运动。与全国的形势相比,地处内陆的陕西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和与周遭地区接触的很少,虽然民国政府已经建立,但是老白姓的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改变。但作为先进思想的接受者和传播者的陕两的知识分f不俑不挠,他们借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学习外米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他们并不满足于臼我的提高,而是更加愿意把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传播给陕西的同胞,以此改变陕西长期落后的局面。、戚然,知识分子虽然有很高的觉悟,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但f电f门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力量十分有限,他刷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未能得到广大一般群众的认可,然而他们4i 气馁,始终在为社会进步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对旧中国的内陆陕硅社会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个地【X文化思想的发展状况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密不可分。所以要了解191l —1937年问陕西地区文化思想就不能不提到这个阶段的陕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因为陕西地『嚣政治利经济上的特点,影响和制约着陕西的文化。1911年l O 月25日,陕西响应辛亥革命的号召,由在陕西的同盟会联合哥老会1日织各路力量发动起义,迅速成功攻占满城,成立了陕曲军政府。陕西军政府是受中华民国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领导的新生革命政权,虽然这个革命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但是在粉碎清军的反扑以及推行革命政策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人约半年以后,陕两的国民党人掌权的局面就逐渐被北洋军f|j {|所替代。(以1914年6月陆建章督陕为标志。)在过渡阶段,陕两的革命政权虽然性质尚未发生变化,但是革命党人内部已经发生了分化,矛盾逐渐暴露出来。_。咩军阀在陕的政权大致经历了袁世凯亲信陆建章统治阶段,依附丁皖系的军阀陈树藩的统治阶段,直系的军阀阎相文、刘镇华等人统治的阶段。在军政权不断更迭的同时,陕西先后出现TJr, 支政治力量。首先是靖国军。靖国军崛起于陈树藩督陕时期,前后一共存在了4年,南北议年¨ 开始之后,靖国军更是成为南北政府都承认的政权,这个政权不仅是能够与在陕的军喇政府相抗衡唯一的一只政治力量,而且在靖国军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公认的成绩。靖国军之后,在北洋军阀统治陕西的后期,陕西的军政大权开始由北洋军阀转入国民军手中,即历史上著名的“ 二虎守长安” 时期,虽然同为军队政权,国民军管理陕西的时候,不仅牵制了吴佩孚的10余万军队,而且对冯玉祥进军陕甘,开辟北方战场起到r重要的作H J 。国民军入陕之后,2

 成立了以丁右任为首的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这是一个在国共两党共同支持下,具有统一战线性厅的临时军政府。在这个政权建立之后,国民革命运动迅速高涨,陕西的革命形势很好。从总体上来看,武昌起义,|亓,陕曲以展快的速度响应了革命的号召,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迅速的完成了向r社命的转变。然而革命之后,陕西地区连年受到军阀统治,而且政权不断更迭,社会动乱不止。军队政权的存在和频繁更迭,严重的影响了陕两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政治动乱,经济衰败,致使_十-匪异常猖狂,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很多的小手_L业者破产,每年有大姑的人的生活无以为继,冻死,饿死人的事什时有发生。191l 一1937年间政治的动荡影响了陕西经济文化的发展,陕西的经济文化长期落后丁全国的先进地区,发展速度缓慢。但陕两的文化思想领域还是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观念和思想。这些新变化、新思想、新观念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而,和政治局势、经济发艘f占况、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构成了陕西的独特的文化思想。本文将选择能够体现文化思想的儿个侧面,试图勾勒出民国时期陕出文化思想的大致情况。

 第二节1911--1937年间陕西政府的文化政策所谓文化政策,是指某种行动方案,有效运_|{j 社会资源,达成某些文化需求,完成有益的、有讨划的目标;或是指经界定的某些标准,可促进完整人格的实现与正常社会的发展。简而言之,文化政策即有效运用社会资源,执行某种行动方案,以达成某些文化需求。辛亥以后,国民政府开始并没有明确的文化政策。尽管如此民国政府仍竭力更新、力图建新的适席资产阶级需要的文化政策。从现实上看,民国建立以后,西方学术思想进一步传入,和以ni 相Ej ,学术思想不仅仅局#日在历史、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西力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情况以及重要的学术观点也渐次传入中国,使国人为之大开眼界,并部分地予以接受。自古以来,农民和妇女是中国社会中最受压抑的群体之一,一直属丁-社会的弱势群体。民国政府较之以前政府更加关心这两支极度受到压抑的群体。在陶行知、晏阳初、朱其慧、梁漱溟等人的关心和操办下,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逐步开展起来。民国同样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捌,中国的高等教育剑清末民初,才开始高等教育的萌芽,民国政府成立的教育部中专门成立的高笛教育司,管理高等教育。陕西的文化政策方面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基本上贯彻民国t中央政府制定的文化政策。1911--1937年这段时间,陕西每半年出版一份《陕西政府公报》,对文化政策的内存有所涉及。20世纪20年代以后,陕西地区的平民教育和妇女教育逐步发展起来,政府运川行政命令硐I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平民和入学率逐年升高,在一些学校当中,女生人数儿乎平¨ 同期入校的男生数量持平,并且产生了女子学校专门培养女性。人学教育在陕两这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起米,建立了陕西历史上第’ “ 所高等学校一两北大学,培养了一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刊-o到“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在全国铺开时,白话文推广,出版业发展,民众的舆论力量增强。出现了许多以白话文写作的较为务实的作品。报章较为关心全国的政治大事和本省的实际隋况,著作则更多的关心普通民众的精神层面,推崇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屙演变为抵制日货和反军阀,反帝国主义思想) 呼吁提高妇女地位,提倡教育等。

 第二章1911--1937年间文化思想发展状况与发达地区的情况相比较,民国时期陕西的文化事业,f不算繁荣,甚至在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方而落后。但是就陕西本地历史的比较,文化思想在1911—1937年间揭开了新的篇章。第一节学术研究及学术团体一、1911--1937年间陕西的学术研究l图书、出版条件的变化191l 一1937年问,陕西图书的品种增加,内容也更为丰富。介绍学术新发展,新动向的著作非常丰富,并且这类书籍成为书架上的抢手读物。政府开办的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这其中提供r大量可以供阅读的阽籍,这无疑极大的开阔了陕西人的视野。民国时期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已经非常可观,陕曲图书馆是当初陕西最大、藏书最为丰富、读者数量和阅读数量都非常人的幽书馆。最初西图陋馆i 殳在西安粱府街( 原粱化风府址) 学务公所所管辖之陕西官书局中( 今青年路共青团两安市委所在地) 。1915年迁至当时西安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的南院门街之南院的“ 劝r陈列所” 中( 原清代陕西巡抚部院东花园旧址上,民国后为省议会所在地) ,“ 劝T陈列所” 附设于图二151窟,并兼有“ 拙交碑林” 。定名为“ 陕西省图书馆” 。1927年陕两省...

篇二: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西安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对于凝聚社会力量、城市品质建设、城市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西安红色文化传播存在专业机构少、形式和内容单一、受众面覆盖率不高等问题。应从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政府主导、利用新技术创新内容和形式等途径使西安红色文化“活”起来,入眼、入脑、入心。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所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在革命实践中创造出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民众的优良品格,既是中国精神谱

 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

 西安作为历史名城,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西安又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交融,使得西安具有一定的精神品质。通过红色文化,能够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应该到“何处去”,深刻的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新时代更需要发挥西安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西安现代化的发展。

 一、优秀丰富的西安红色文化资源 1 1 、西安红色文化的界定与特点

 红色文化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红色文化包括两种形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具体到西安红色文化,體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物质形态。以革命遗址为代表的客观载体,如西安事变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西安烈士陵园、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中共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

 杨虎城纪念馆等等。这些革命遗址或纪念馆里陈列了与革命相关的文物、照片、回忆录、报刊等。

 第二,精神形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战争期间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优秀传统道德、优良工作作风、科学的规章制度等。如刘少奇在八路军办事处期间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八路军办事处所形成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一首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唱红歌可以使人们受到红色教育;一曲舞蹈就是一段感人的故事,形象生动直观性强;一幅绘画就是一个感人的革命画面,以图像的形式再现历史。这些在抗日期间民众创造的歌曲、舞蹈、绘画等,都以形象的视觉艺术展现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2 2 、西安红色文化的价值

 第一,西安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红色文化中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史,红色文化的传播,使人们可以更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执政的必然性,加深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更好地理解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西安红色文化中有着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等,这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的正向传播,可以引领人们形成

 正确主流意识形态,从思想上达到统一,进而为西安发展凝聚人力。

 第二,西安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西安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是依托于革命遗址、纪念馆、故居、烈士陵园等衍生出来的价值形态。西安最为人所知的“西安事变”相关遗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等,更好地开发与打造红色品牌,可以极大激发红色旅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活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三,西安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西安红色文化是西安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革命战争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都与一定地点、时间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红色文化特有的地域特点。西安红色文化不只是开展革命历史教育的资源,对于研究西安当地文化有着参考价值。

 第四,西安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革命的历史精神需要牢记,需要去发扬继承,应该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经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西安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二、西安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1 1 、有关西安红色文化的研究力度不够

 当前关于西安红色文化的研究滞后,许多研究停留在红色文化资源遗址的开发,更多侧重于实物“静态”的挖掘与展示,西安红色文化的独有价值与精神研究较少,西安红色文化与西安精神的研究、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上的延伸等等。很多研究点值得探索,只有西安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丰富翔实,具体的传播工作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2 2 、从事传播西安红色文化的专业机构较少

 各类媒体应是传播西安红色文化的主力军,但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媒体更倾向于传播娱乐、社会等主题的信息。各类媒体甚至政府的主流媒体设置专门的红色文化专栏很少,相关频道几乎没有,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信息更多被分散并入其他传统大众栏目中。

 3 3 、推动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主体不明晰

 西安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红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安红色文化的建设涉及众多机构、部门。在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中,需有明确的机构大力推动,由专门的政府部门作为主体去协调统合各类资源进行文化传播。

 4 4 、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单一

 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单一。当前西安红色文化传播中更多侧重于具象的景点塑造、直观的表达,传播更依赖于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受地理空间的限制。对于地理空间外的传播开展的较少,传播空间影响了传播的广度。脱离地理空间的传播中,更多侧重于书籍、歌曲、画作、戏曲等,未能根据现代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进行线上线下的大力传播,使红色文化“活”起来。

 5 5 、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覆盖面不大

 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潜在受众应包括所有的陕西人,乃至全国人民。但在实际中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受众更侧重于青少年以及相关党员。大部分的人们没有接触过关于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线下实体性教育。更多停留在一知半解状态,对于西安红色文化的价值并未入脑、入心,造成西安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发挥效度较低。

 三、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 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目的是以优秀革命文化凝聚人心,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为西安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在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上,应把握一定的原则。

 1 1 、传播内容应兼具继承性和创新性

 西安红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更彰显着正向的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在对西安红色文化传播中,应重点突出红色文化的正向性,注意内容的选取和整合,避免一些恶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内容的渗入,保证传播内容的红色性、科学性、民族性,传播内容的边界性决定了红色文化在传播载体和过程中应坚持的底线。同時,在继承红色文化的同时,应不断挖掘其时代精神,进行新探索、新创造和新发展。

 2 2 、传播载体应为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西安红色文化传播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传播的内容赢得传播对象和被传播对象所掌握,并进而内化为传播对象认识水平、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即在群众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这就需要在传播载体、传播对象、传播环境上多下功夫。要充分尊重和考虑不同文化群体的现实需要、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选取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受力的传播载体,打造好质量的文化产品,注重个性化文化产品的开发,使文化与产业结合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化,助推西安发展。

 四、西安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探索 1 1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

 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前提是有成系统的理论基础。因此,西安红色文化要传播成功,前提是首先对其文化生成进行一定的历史脉络梳理,进而对其内核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在提取其核心价值的同时,不断拓展其新的时代精神。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起来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挖掘、整合。

 在挖掘西安红色文化内核的同时,应使西安红色文化和西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提炼西安文化精神,打造西安城市精神。

 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涉及多学科融合问题,比如传播学、历史学、遗产学等,同时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应遵循传播的内在工作机制。在遵循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展开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目标、定位、整合资源和推进措施等工作。

 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目标实现,离不开科研人员和传播人员的建设与培养,因此,政府应推动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普及与扶植培养。

 2 2 、明确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推动主体

 西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每个区都有一些相关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一方面使得传播的内容更丰富,但另一方面过于分散不利于传播的有效性。西安红色文化的建

 设需要政府有力推动,首先应在省级层面明确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负责部门,各个涉及红色文化资源的部门应积极参与配合,开发好共有的红色资源。同时,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在组织一定的活动外,应出台一些相应政策针对性扶持从事相关传播的媒体和科研机构,对一定传播活动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3 3 、丰富西安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和内容创新

 西安红色文化的内容挖掘上,应把握以下原则:突出红色文化的思想性,明确价值取向;突出红色文化的客观性,强化信息的可信度;突出红色文化的时代性,增强亲和元素;突出红色文化的可持续性,延展其社会效益。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内容上的丰富、整合、包装。

 在传播内容的创新上,应注重利用高科技进行创新,比如探索建立西安红色文化遗产数据库,建成“无实体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实现红色场馆的全媒体阅读,同时可以采用书画、摄影、诗歌、征文、知识比赛、电视剧、话剧、纪录片、动画片、实体纪念馆等传统形式进行传播。推出精品文化工程,强化精神标识,使民众切实体悟到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

 在多媒体时代,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元传播,首先利用大数据功能分析定位西安红色文化受众群体的特点,根据受

 众群体的特点,在人们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社区、广场、大型商场、革命遗址基地建立 3D 红色影片体验区、VR 体验区、陈设区及情景体验区,可针对性采取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视频媒体等进行宣传,使红色文化在各种载体中生命得到延伸。在宣传中,尤其注重有效的话语体系构建,针对受众特点,采用不同的表达话语。

 4 4 、加快西安红色文化的实物性创新产品研究

 加强西安红色文化相关的形象标识系统研究,同时加快开发一些与西安红色文化相关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多种形象的产品,包括泥塑、手绘、便利签、玩具等能展示西安红色文化形象的产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提升西安地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魅力。

 5 5 、注重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针对性

 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针对性应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明确传播对象主体;其次,不同主体应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

 大中小学生群体应是西安红色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受众主体。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三观”塑造期,意识形态的养成期、教育易接受期,红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精神、永不放弃精神等对于学生群体“三观”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正确意识形态的引导有着积极作用。作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增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基于此,应将传播重心聚焦学生群体。校园应是西安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红色文化传播的推动主体应加大各学校间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使西安红色文化在学生中入脑、入心。

 面向中小学生时,课程和红色文化体验是主渠道,可以开发些地方性特色课程,适当增加课程比重。同时加大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多组织学生参观体验西安红色文化资源。

 针对高校学生,传播红色文化,可以通过思政主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三种方式开展,构建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模式,使红色文化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针对社会大众,一方面通过单位进行知识普及、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影视、话剧、纪录片、各种画作展览、红色文化精品旅游路线、微信公众号等,不断吸引人们关注西安红色文化。

 西安红色文化的传播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体现在对中国红色文化发展的推进上,更体现在用好红色文化可以

 巩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提高人们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城市的品质,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共同发展西安红色文化模式。

篇三: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37 卷第 2 期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Vol. 37. No. 22016 年 5 月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May,2016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略论———兼议易俗社剧场之于秦腔的意义■李有军基金项目:2015 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腔的现代性确立: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研究(1912 -1949)》,立项号:2015J067。作者简介:李有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西安市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与文艺美学。摘要: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是近代戏剧改良运动在陕西实践的产物,它的出现表征秦腔媒介传播由传统的神庙剧场、宗祠剧场和会馆剧场正式步入现代都市剧场。秦腔受众购买戏票进入易俗社剧场看戏标志秦腔传播“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易俗社剧场的秦腔演出使得秦腔媒介传播由“室外”转为“室内”,促使秦腔音乐、唱腔、表演、化妆等关乎秦腔艺术本体的发展改变,以此来满足剧场秦腔受众的审美需要,同时又培养和重构了秦腔受众的审美期待视野。关键词:西安易俗社 易俗社剧场 戏剧改良 秦腔传播一、西安易俗社及其剧场的建立西安易俗社是近代波及全国的戏剧改良运动在陕西实践的产物,亦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亘古未有变局下的“革命成果”① 。以农耕文明主导的千百年间的中国传统社会,戏曲与宗教充当了形塑中国基层民众心灵世界的两种最重要的工具。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宗教普遍受到知识阶层的挞伐、扬弃,而新的更有效的教化媒体尚未出现之际,戏曲很自然就成为再造人心的最佳选择”② 。近代中国戏曲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一改中国传统社会统治阶层或者士大夫对民间戏曲多半持有的鄙视、怀疑或爱恨交加的态度。③在黄遵宪等人倡导的“三界革命”之后,先后有严复、夏曾佑、梁启超、陈独秀等人发表文章,鼓吹戏曲在舆论宣传、开启民智和启蒙民众方面的积极作用,于是一场颇具规模的戏剧改良运动在全国展开,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的知识分子与戏曲艺人投身于其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陈去病、柳亚子创办的近代中国的首个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随着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标志数千年封建设帝制的结束,陕西作为革命率先响应者发动武装起义并建立军政府。西安易俗社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1912 年由近代陕西知识分子与军政界联合发起成立,意图以此实现“启迪民智,移风易俗”的宏伟理想。以孙仁玉、李桐轩、范紫东、高培支等为代表的陕西地方知识分子和杨西堂、张凤翽等陕西军政界人士成为易俗社建立最早的发起者,而以孙仁玉、李桐轩、范紫东、高培支等为代表的诸位知识分子更是将其毕生精力和才华奉献给易俗社的发展沿承。同时,易俗社以其呈现的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吸引了以陈雨农为代表一大批的传统秦腔艺人加盟,客观上保证也秦腔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呈现效果和审美表现。易俗社以其迥异于传统秦腔班社的艺术生产机制、管理机制、教育模式等对秦腔剧种本身产生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二十世纪上半页秦腔的现代转型,而易俗社剧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即为表征之一。西安易俗社剧场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带,北大街西一路路南,是近代以来西安最早的新式剧场。1917 年 6 月,易俗社由“陆尚友堂”购得此园。该社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末甘肃固原提督张志行之子张少云购得西安满城西南角关岳庙街岳武穆庙对面空地,修建室内剧场,命名“宜春园”,主要演出京剧。1914 年陕西省督军陆建章获得此园,并进行了修葺。剧场为砖木结构,歇山檐式屋顶。剧场的外围南北长 42 米,计 14 间;东西宽 18 米,分 6 间;南边 5 间作戏台,台高 1 米,台口高 6. 48 米,台口宽8. 68 米,进深 14. 34 米。厅内沿东北西三面建两层木质转角楼,东西楼长 15 米,宽 3 米,北楼宽与进深· 5 5 ·DOI:10.15915/j.cnki.cn11-1172/j.2016.02.011

 《戏曲艺术》 2016 年 5 月皆 12 米。剧场中间设池厅,两侧设偏座;楼上按间设包厢,东西各 5 间,北有 4 间,共 14 间。全场座位650 个,站位上千个。宜春园为早期室内剧场镜框式舞台。并对舞台进行了改建,设计安装了转台,演出换景由 20 来人在台下推动转盘,使场景变化多端。剧场临街新建大门楼,门额竖挂洪子明楷书“易俗社”三字社名的油漆牌匾。北墙开三道门,中门上方墙上镶砌陕西省督军陈树藩书写的“易俗社”三字,用青石雕刻社名。此后,易俗社剧场历经多次修整,但一直保持舞台演出 ④ 。西安易俗社培育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演员,他们每个人都是在易俗社剧场成长成熟,上演了许多秦腔经典剧目和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舞台形象。民国时期先后涌现出以刘箴俗、王天民为代表的两代演员。如果我们聚焦西安易俗社剧场演出使用,便会洞悉在清末民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西安乃至西北地区首个现代秦腔剧场建立所引发的诸种效应,不仅体现于对秦腔传播媒介生态的改变,还关乎秦腔遵循市场规律意识的萌生,以及对秦腔的音乐、唱腔等关乎秦腔剧种本体的决定性影响。二、民国西安易俗社剧场影响下的秦腔媒介传播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创建表征秦腔媒介传播的现代转型,实现了秦腔传播的“主阵地”渐次由陕西关中农村地区的戏棚、草台、戏楼转移至以新式剧场为主的城市中心。以西安易俗社为代表的秦腔都市新式剧场的建立,充分标志着秦腔依托市场经营的“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并且客观上引发了秦腔受众审美期待视野 ⑤ 的重构。(一)秦腔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秦腔是中国传统社会农耕文明语境下长期流传的古老的地方戏剧剧种之一,经陕西广泛流播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是陕西乃至西北人民最喜爱的娱乐形态之一。长期以来,在陕西关中乃至西北地区秦腔诸多时候一直扮演娱神娱人的双重角色,实际上民国时期及更早以前尚未有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能与之相抗衡。秦腔的媒介传播与中国传统地方戏曲相类似,庙会、宗祠、会馆一直充当着秦腔传播的主要媒介,相应地就形成了秦腔的神庙剧场、宗祠剧场和会馆剧场的演出。通常的宗祠剧场是以南方地区为主,西北地区相对较少存在,而神庙剧场地与会馆剧场则成为秦腔的主流传播媒介。关中地区若举行庙会、丧葬嫁娶、寿诞等民俗性社会活动,秦腔演出则会成为“会长”⑥ 和“主家”⑦ 必有的活动议程之一,民众依靠柱子等搭建的临时戏棚、相对简易的戏台和成熟建筑的神庙剧场则成为秦腔演出的主要形态,会馆剧场则相对较少,主要分布于以西安城市区域。清末民初,关中地区古戏台得到了广泛普及,基本达到村村有戏台,甚至一些相对较大的村落因民众供奉的庙宇不止一个,出现全村有两座以上的戏台情况。关中地区通常每逢丧葬嫁娶、寿诞庆典活动就会伴有秦腔演出活动。民国时期的西安的会馆剧场成为秦腔演出的又一主要阵地。车文明先生认为“会馆的表现形式是一座公共建筑,但实质上是一种民间性的自我管理性的社会组织,”⑧ 以山陕商人为例,凡是有山陕商人经商的地方,都建有相当规格的会馆与会馆剧场,自然这些都是秦腔传播的媒介。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出现标志着秦腔传播媒介和演出生态的新变。易俗社与易俗社剧场在西安乃至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易俗社剧场演出的“改良”秦腔受到关中民众普遍喜爱,剧场呈现的演出效果令受众耳目一新。于是,秦腔的媒介传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在广大关中地区,戏楼、草台的秦腔演出如火如荼,民众通常将看戏视为其最乐于接受的娱乐和休闲方式。与此相应,易俗社剧场演出的秦腔渐次成为西安民众集体认同的代表秦腔最高水平演出场所。自然,广大受众有此审美期待的形成离不开易俗社一批学贯中西、思想现代且肩负使命的陕西地方知识精英和深谙秦腔艺术“精髓”民间艺人的贡献。诸如孙仁玉先生的“小”(折子)戏与范紫东先生的“大”(本)戏,李桐轩撰写的秦腔剧目改良的纲领《甄别旧戏草》,以陈雨农、党甘亭、李云亭、赵杰民等为代表的知名秦腔传统艺人组成的教练(导演)团体和多次在剧社危亡之际临危受命的高培支社长,还有为易俗社发展注入现代戏剧观念和审美思想的封至模先生、樊粹庭先生等……这一大批知识精英和民间艺人共同促成了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的全方位成功。当然,“居功至伟”的还有一大批天赋异禀、出身贫寒的剧社学员,良好的品性、高水准的授艺、严格的管理造就了他们舞台之上的才华横溢,如刘箴俗、王天民、陈妙华(建国后)等易俗社知名演员。民国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建立,引发了西安及周边城市效仿并建设现代新式剧场。颇有代表性的就是坐落于西安城区骡马市中段,始建于 1921 年的三意社剧场;位于西安市区骡马市惠家巷南侧的三皇庙内,始建设于 1938 年的尚友社戏园;甚至原来的会馆剧场竞相效仿易俗社剧场进行剧场改造,演出秦腔来吸引广大受众,如当时的福建会馆剧场因地处西安市南院门的繁荣商业区,先后被“榛苓社”、“正俗社”、“牗民社”改造为现代剧场租用。· 6 5 ·

 第 37 卷第 2 期 李有军: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略论———兼议易俗社剧场之于秦腔的意义(二)秦腔传播“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素有免费看戏的传统,尤其是流传久远的庙会剧场、宗祠剧场和会馆剧场的戏曲演出,展演的目的某种程度就是让民众能够免费看戏,达到娱神娱人的效果。此外,中国戏曲的传承还存在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带有商业性传播的另外一脉。车文明先生将中国戏曲的传播形态概述为“在大中城市的公共剧场中,神庙剧场与瓦舍勾栏、茶园酒楼等商业性剧场平分秋色”⑨ 。自宋元年间大规模的勾栏瓦舍、堂会为主体的戏曲传播模式之后,清朝伴随城市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表演戏曲为主的茶园,“无论是北方以京津为中心的皮黄演出区域,还是南方流行的高腔和乱弹演出区域,都渐渐出现了大量仿效北京建造的以茶园为名的演出场所。”⑩ 茶园里观众支付相对较高的喝茶费而观看戏曲。茶园的出现体现了中国戏曲在城市中逐步走向市场消费的趋势。作为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前沿地区的上海,1908 年上海新舞台的建造和演出使用,表征中国戏曲真正意义上进入现代剧场的传播,同时其也成为近代中国首个纯粹为本土观众建造的新式剧场。此后,新式剧场渐次取代茶园的戏曲演出。民国时期,西安地处偏远的内陆城市直至 1917年才有易俗社剧场的购置和投入秦腔演出。与上海新舞台的建成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样,易俗社剧场投入使用,引发了西北地区竞相效仿建造。上海新舞台与易俗社剧场建成尽管时期相差若干年,但二者分别相对于中国戏曲和秦腔所凸显的现代意义极其相似。二者标志中国戏曲以舞台呈现的表演艺术与受众的以“购票看戏”这一颇具现代意识的“戏剧消费”模式的真正确立。戏曲艺术呈现的舞台审美正式以商业化、“合法化”的模式呈现出来,因而戏曲演出的现代剧场就成为实现商业与艺术嫁接的天然纽带,易俗社则成为“戏剧消费”模式的典型剧社。民国易俗社演出的商业性收入均用于剧社的持续运营和演员工资等支出,一改秦腔以往免费看戏为主的传统。西安易俗社剧场的建立及其呈现的颇具市场消费意识的理念,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秦腔的现代转型的表征之一;以遵循市场规律和尊重艺术规律完美契合发展的易俗社模式,成为保证秦腔长期延承与发展的“法宝”之一。西安易俗社剧场建成和投入使用,意味秦腔“戏剧消费”模式的确立。进入剧场“购票看戏”成为直接的商品消费行为。颇具戏剧性的是建国后西安易俗社被政府实行由“私”到“公”的接管接办,而 2005 年全国性的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西安市易俗社、西安市秦腔一团(前身为尚友社)、西安市秦腔二团(前身为三意社)、西安市五一剧团 4 家国有秦腔院团进行整合重组,成立西安秦腔剧院,完成了由“公”到“私”的轮回改制。尽管当时诸多习惯或者说适应了政府财政供给背景下的新老艺人一时无法适应,然而作为国家性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还是全面推行开来,这亦是建国后国家在面对政府财政“包干”供给,戏曲演出院团暴露诸多弊端的前提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当时的戏曲“院(团)都存在‘包袱沉重,发展拖累大;欠账过多,发展难度大,机制太死,发展障碍大’的制约瓶颈” 瑏 瑡 。事实上,易俗社被政府接管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生产了许多经典剧目、培养了大批演员、获得了诸多戏曲大奖。尤为突出的是涌现了以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为代表的“49 级” 瑏 瑢 秦腔演员,以她们为主要班底的演出阵容曾占据秦腔演出主阵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经典剧目《三滴血》、《双锦衣》等剧目中塑造了“标杆性”人物形象。然而,与中国其他戏剧剧种一样,秦腔必须直面多元化的娱乐媒介形态的冲击和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客观生存语境,其受众群体极度萎缩,而政府的“包干”式管理思维的弊端日益凸显。基于此,民国时期易俗社的经营理念和艺术生产机制价值再次凸显出来,与全国性的文化体制改革理念不谋而合,易俗社亦必须直面和“重启”民国时期的经营理念与运作机制。故而,反观民国时期西安易俗社剧场的演出,标志秦腔这一地方剧种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转型,通过“购票看戏”消费模式,实现了秦腔这一古老剧种在都市剧场达到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完美结合和良性运作这一极难达到的艺术成就。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易俗社本身处于近代戏剧改良运动格局之中,面对诸多先行的戏剧改良团体纷纷淡出人们视野的前提之下,其作为仅有的能够长期经营、遗存下来的剧社,正是深谙市场规律...

推荐访问:民国时期西安文化教育 西安 文化教育 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