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小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发言稿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自查报告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正文

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5篇

时间:2022-08-27 11:50:06 浏览量:

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5篇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关于推进村(居)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区委关于推进村(居) 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5篇,供大家参考。

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5篇

篇一: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推进村(居)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和市、 区委关于推进村( 居)

 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 根据相关要求, 现就我镇进一步深化村( 居)

 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目标要求 我镇村居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按照上级要求, 结合我镇实际, 注重发挥“党建工作联席会议” 作用, 以“创先争优”、“联动共建” 为载体, 实施党组织统筹共建。

 对村居党建资源进行全面整合, 构建村居党建资源联享、 优势互补、 双向受益、 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 努力形成群众安居、 党员乐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 工作措施 ( 一)

 资源联享, 区域党建平台化 整合资源, 以村居区域化党建为纽带, 利用成员 单位资源优势,充分挖掘、 合理配置村居资源, 形成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的党建新格局。

 例如:

 共享图书馆、 活动室、 志愿者讲师资源、 党建创新资源等。

 搭建三大平台, 解决区域化党建开展日 常工作、 从事管理服务的载体。

 一是搭建工作平台。

 利用区域内现有工作场所和设施, 解决好区域化党建活动场地及人员 配备等问题。

 建立健全镇、 村、 社区三级党建联席会, 镇党建联席会负责组织村居开展社会性、 公益性活动,共同研究区域内党建工作的重点、 难点问题, 指导村居党建联席会开展好活动; 村、 社区党建联席会要定期召开, 研究解决实际工作运行中的问题。

 二是搭建信息平台。

 依托镇现有信息平台、 党员 党组织资料信息库, 构建村居区域化动态管理体系。

 建立村居党建工作资源库,互相学习好的经验、 好的做法, 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合理配置。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

 按照“区域统筹、 集中配备、 集约共享” 原则, 利用

 阳光驿站的阵地作用, 提高融合党建、 行政和社会资源的综合运作效率, 为区域内党群组织和广大党员 开展基础服务和便民服务等活动提供便利。

 ( 二)

 机制联建, 党建工作规范化 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体系, 促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效能化。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建立健全村居党支部议事决策、 党员 教育管理服务、 村居党务公开、 联系服务群众等规章制度, 并统一制作上墙公开。

 完善“三会一课” 记录、 党员 交纳党费和党支部活动记录等, 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 规范化水平。

 二是健全考评机制。

 把结合自 身实际,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衡量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在联动共建中发挥作用的情况, 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和党务工作者的重要内容, 落实对区域内党员 干部的评价监督权, 把征求所在社区和区域党组织的意见作为评先选优、 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 三)

 工作联办, 党建活动多样化 牢牢把握村居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 的共同利益诉求, 组织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 充分发挥区域党组织和党员 作用。

 一是党员 教育共管。

 健全党员 动态服务管理, 建立起直管党员 、 在职党员 、 流动党员 和离退休党员 分类服务和管理制度。

 进一步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 到社区报到工作, 并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和公益活动, 完善反馈制度, 把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依托党员 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高桥镇党建网等媒介加强党员 学习教育管理工作。

 探索网上组织生活会模式, 利用现有的高桥党建网的资源优势, 定期定主题在村居范围内共同开展组织生活

 会, 搭建村居区域内党员 网上交流平台。

 二是为民服务共办。

 围绕群众需求, 可从全镇村居大范围内组建若干支党员 志愿者服务队, 大力开展科普讲座、 社会救助、 家政服务、 法律援助、 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

 三是文明风尚共创。

 定期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联谊活动, 加强对辖区群众的公德教育, 倡导文明新风尚。

 四是平安家园共建。

 统筹协调派出所、 司法所、 法庭等政法机构, 利用村居义务巡逻队、 帮教小组和民事调解志愿者队伍, 建立社区联防、 纠纷信息反馈等制度,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

 ( 四)

 共建联动, 区域党建长效化 把联动共建作为整合区域资源、 推进区域建设, 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促进区域和谐的重要载体。

 一是深化楼组党员 活动小组工作。

 在条件成熟的社区, 探索建立以楼组、 楼院、 小区为基础的非建制性党组织, 把辖区单位在职党员 、 退休党员 和流动党员 编入非建制性党组织, 作为楼组党员 活动小组的一种新模式。

 二是继续整合辖区各类资源。

 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性场所建设, 加强社区小广场、体育文化设施建设。

 三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以社区为一个区域,设置救助学生、 帮助鳏寡老人、 维护社会治安、 调解邻里矛盾、 联系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 义务讲师等多个类别的志愿服务岗位, 面向机关、 企业和社会招募志愿者。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开展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

 ( 五)

 党政互动, 自 治机制民主化 一是探索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

 即重大事项要经过村 ( 居)党支部提议, “两委” 共同商议, 党员 大会或党员 代表会议审议, 村( 居)

 民大会或村( 居)

 民代表会议决议, 决议公开、 实施结果公开,决议和决议实施全过程接受党员 、 群众监督, 在实施过程中, 要吸收

 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 参与。

 二是加强对群众性组织的领导。

 积极引 导居民群众建立各类群众性组织, 不断扩大社区群众性组织的覆盖面。

 加强工作指导, 帮助不同类型的群众性组织准确定位, 积极开展矛盾调解、 生活服务、 文体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明确职责分工, 发挥群众性组织的自 我管理、 自 我服务功能。

 ( 六)

 典型联树, 创先争优常态化 结合开展“创先争优” 活动, 把树立典型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 , 开展联动共建先进党组织、 联动共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志愿者创评活动; 加大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和各种典型的宣传, 引 导和激发村居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的热情, 推动区域化党建有序发展。

 三、 工作要求 ( 一)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镇党的建设, 强化村( 居)

 党支部组织功能, 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促进城镇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一定要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 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深刻理解区域化党建工作内涵, 明确目 标任务, 落实工作措施, 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真正创出特色, 取得实效。

 ( 二)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各村( 居)

 党支部负责人要把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和社区联动共建工作作为履行党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统筹推进此项工作。

 将各项工作融入到区域化党建中去思考、 去摆布、 去落实。

 ( 三)

 大胆创新, 稳步推进。

 村居区域化党建是一项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系统工程,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各单位务必要以

 改革创新的精神全力加以推进,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切合自 身实际、体现村居特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方式和方法, 稳步有序推进村居区域化党建工作。

 ( 四)

 注重宣传, 营造氛围。

 区域化党建工作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探索性和创新性都很强, 需要充分调动村居党组织、 广大党员 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 合力推进。

 各党支部要及时总结、 宣传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好经验、 好作法并及时加以推广。

 要充分发挥各媒体舆论引 导和宣传导向作用, 加大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及时宣传、 报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在全镇上下营造合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中共浦东新区高桥镇委员 会 2011 年 3 月 8 日

篇二: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谊路街道

 关于 进一步 加强 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沪委发[2014]14 号)和区《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实施意见》(宝委[2015]63 号)提出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推动区域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现结合街道实际就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与重要意义 区域化党建工作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党建工作单元,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统一管理党员干部队伍,整合使用党建资源阵地,统筹开展党的活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教育管理效果最佳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和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的党建工作模式,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开放性、系统性、整合性等特点。通过统筹推进区域内居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机关、医院、学校等单位党建工作,加强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内党组织联动联建,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内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双促双赢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组织工作能力

  及社区治理水平。

 二、搭建平台、完善机制,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党员联管、活动联办、工作联动、场地联用等“六联”形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完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社区治理格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与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互补机制,整合党建资源,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效。

 (一)

 实行组织 联 建, 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 组织体系

 按照“地域相邻”、“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优化组织体系,街道将区域内机关、学校、医院、部队、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按照辖区“三横两纵”地界划分为 9 个块区,形成九宫格式的 9 个党建联盟,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比较松散的党组织联系成为紧密型的党建共同体,做到区域内党建工作目标、机制和行动同步一致,从而破解条块分割,体现党建“一盘棋”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社区党委统筹区域化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工作,发挥党建日常工作平台和社区共治平台的作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为区域化党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平台。居(村)

  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党员代表议事会等载体,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村)民为主体,区域内各类组织、单位、群众团体等共同参与的居(村)治理架构,积极推行兼职委员制度,倡导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党员代表,通过相关程序兼任党组织委员,推进区域化党建向居(村)延伸。

 (二)

 实行资源 联 享,打造功能 优化 的区域 化 党建服务平台 充分整合区域内的党建资源和信息,加快推进“谊家党建网”这一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开放党建咨询服务热线、党建服务中心活动阵地、建立微信群、短信平台等方式收集社区单位和党员需求,发布区域化党建动态信息、服务指南、党代表工作、党员风采、“I 阅读”新书速递等各类信息,积极引导公众舆论,服务党员群众。强化“服务连连看”、“积分兑兑换”、“党建大篷车”、“党建银行”等党建工作项目在网络信息平台中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开展送理论促学习、送政策解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等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实现资源互连互享,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开拓创新,打造党建亮点,以网络信息技术助推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

 (三)

 以“服务连连看”、“积分兑兑换”项目打造 “双报到”升级版平台 认真落实“双报到”和“双报告”制度,动员组织关系不在现居住地的党员到现居住地亮明身份,参加现居住地党组织生活

  和社区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形成“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党员在村居换届选举等基层民主建设活动以及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社区重大突发事件等方面必须自觉接受居住地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继续开展“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

 (四)

 实行活动 联 办, 搭建 灵活多样的区域化党建载体

 进一步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借助文化的融合性、多元性开展区域认同、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工作在联系服务群众、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组织区域内各类专业人员参加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政策宣传、助学帮困、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服务。推行开放式党组织生活,以区域为单位由党组织和党员共同选定活动主题,邀请区域内党员广泛参与。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提供双向服务,通过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实现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

 实行 工作联动 ,构建运转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

 1 1 、 建立联席会议 制度。建立社区党委会议和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聚焦区域发展热点问题和群众普遍关注问题,共同研究讨论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重大事项,交流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情

  况,统筹协调区域性大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动员社区各单位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坚持“六个实行”,即实行社区党建联建、综合治理联防、环境卫生联抓、为民服务联办、文化活动联动、热点难点联攻,不断增强组织合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联席会议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召开,每季度召开一次。

 2 2 、 完善 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建共建,推行基层党建“契约化”共建做法,签订共建联建协议,实行党建工作联动、联建、联合,实现合作共赢。社区党组织要主动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沟通,了解驻区单位的需求及意见建议,推动驻区单位自身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要主动帮助驻区单位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制定并发布可供驻区单位选择参与的公益活动和项目信息。驻区单位要积极到社区承接需要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的公益项目、志愿服务,积极参加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继续推进场地、设施等资源向社区开放。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定期分析解决本地区物业服务和业委会建设方面的有关问题,深化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与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在参与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的热情。建立健全区域内信息沟通交流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3 3 、 建立 工作 评议 考核 制度 。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考评

  体系,建立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约束和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实施驻区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报告制度,把抓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把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创建以及各类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把党员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表现作为党组织考核评议党员的内容之一,有关部门在评选、表彰先进时要主动征求社区党委的意见。街道每年就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一次总结表彰。

 三、切实加强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1 1 、 加强组织领导 , 落实 工作 责任。通过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联动机制,推动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服务联做、资源联用。街道党工委要把区域化党建工作纳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认真谋划,精心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社区党委成员单位要大力支持社区党建工作。驻区单位的上级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强化督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责任。社区党组织要定期把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把党员发挥作用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各级党组织要把区域化党建作为本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区域化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 2 、 加强 工作保障 ,强化工作力量。坚持服务为先,积极为

  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区域性党建资源。加大区域化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力度,采取财政拨付、党费补充、社会筹措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解决工作经费,落实居民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有序拓展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运用“党建银行”项目,鼓励各党组织创出党建特色,激励区域化党建工作出成效。

 加强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和服务功能的规范化建设,落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具体的组织、协调、联络、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党建服务中心服务能力。配强配足区域化党建工作力量,建立三支大党建工作者队伍。

 一是 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由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每人负责 1-2 个区块联盟,主要承担区域内居民区党建工作的协调联络和社区单位、“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日常指导、走访, 二 是居民区党组织书记 联络员队伍,负责居民区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社区单位的排摸、梳理和汇总上报, 三 是 居民区党建督查员队伍,负责区块联盟间党建工作的巡访和督查,强化工作力量,提升区域化党建服务水平。

 3 3 、 加强工作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各党组织要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要利用宝山党建网、街道门户网站、谊家党建网、《友谊社区报》等载体,及时推广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营造全社会普遍关注、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氛围,不断增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篇三: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欢迎来到合肥决策咨询网!

 今天是:

 2012 年 8 月 12 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成果 - 部门成果 - 合肥市优秀调研成果汇编 2009-2010

  关于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国· 合肥门户网站

 www. hefei. gov. cn

  2011 年 07 月 13 日

 作 者:

 曹佑华 张发见

 【字号:

 大 中 小】

  庐阳区地处合肥核心城区, 现有 25 个直管党(工)

 委、 14 个党组, 808 个基层党支部, 直管党员 17875 人。

 从2007 年开始, 庐阳区主动适应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 针对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快速向城市聚集、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党建工作责任主体不明晰、 街道社区党组织资源不足、 力量薄弱等状况, 积极创新工作思路, 围绕“强基固本、 延伸领域、 形成合力” 的工作思路, 从区域化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统筹谋划、 成片推进, 初步形成组织全覆盖、 工作区域化、 活动开放式、 管理服务型新局面。

 一、 主要做法

  1、 强基固本, 构筑坚实有力的保障体系, 为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注入动力。

 庐阳区坚持把夯实基础作为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条件, 不断加大投入, 切实解决好区域党组织所需的场地、 人员、 经费等。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入手, 鼓励干部到基层工作, 不断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结合村居换届, 推行村居书记、 主任“一肩挑” , “两委” 成员交叉任职。

 在 2008 年社区“两委” 换届中, 有 2 名公务员和 12 名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被选任社区党组织书记、 社区“两委” 成员。

 公开选聘、 选派、 招考了 242 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居“两委” 任职。

 注重把社区干部学历、 业务知识等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先后组织社区“两委” 干部赴无锡、 苏州等地培训。

 积极拓宽村居干部发展进位空间, 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 选聘 4 名社区负责人担任街道中层, 2010 年 4 月又在全区村居“两委” 正职中公开招考 3 名副科级领导干部。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社区干部待遇正常增长、养老保险、 离职补助等保障机制, 明确社区“两委” 正职工作补助标准每月 1100 元、 副职工作补助标准为每月 1000 元、 其他社区工作者工作补助标准每月 900 元。

 完善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供给渠道, 建立退管党员党费全额返还、 区管党费重点支持、 不足部分街道财政列支的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筹措渠道。

 三是完善阵地建设。

 建立完善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和党员服务站, 实现“一街道一中心” 、 “一村 (居)一站点” 。

 结合示范社区建设, 采取以奖代投、 开发单位支持、 驻区单位调剂置换等多元化筹资方式, 使社区公益办公面积平均提高 120平方米。

 目前全区建立 1500 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中心 3 个、 600 平方米的党员活动中心 12 个,

  完善 500 多个党员服务点和 122 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

 2、 延伸领域, 构筑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 为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庐阳区在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中, 积极延伸党建工作触角, 优化党组织设置, 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是扩大区域化党组织覆盖面。

 打破传统的行政隶属关系的局限, 推进党组织设置的“网格化” , 将党组织的设置链条向城市社区楼栋、 商务楼宇、 商业街区、 行业市场、 协会(团体)、民工聚集地延伸, 将不同来源的党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全区共成立义仓、 亳州城等社区党委 31 个、 财富广场、 香港广场等楼宇(联合)

 党委 3 个、 城隍庙市场联合党委 1 个, 寿春路婚庆联盟、 桐城路

 花卉一条街等 8 个特色商业街党组织, 天籁女子合唱团、 岗西苗圃花卉协会等 3 个团体协会党支部、 村居党总支 50 个, 基本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财富广场、 香港广场党建受到中组部的肯定, 城隍庙市场党建、 特色商业街党建受到省、 市委领导的批示。

 二是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共建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纵向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单位建党” 模式, 注重横向联合, 以区域为主体, 把区域内所有企事业、 “两新” 组织等纳入党建工作范畴, 建立起统筹资源一起用、 统筹党建一起抓、 统筹工作一起推的联建共建新机制。

 杏林、 逍遥津等街道将辖区规模较大、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驻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委任为街道党工委委员, 实行“专职+兼职” 的“大工委” 制, 城隍庙社区、 柏景湾社区党委针对区域内市场、 楼宇等经济迅猛发展的实际, 邀请区域内党组织加入社区“大党委” , 成立党建工作联席会, 形成了区域性大工委—驻地单位党组织—党员, 区域性大党委—楼宇(市场)

 党组织—党员等多种组织构架, 使基层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的角角落落、 方方面面, 真正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者, 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组织保障。

 三是构建区域化结对共建模式。

 2007 年 12 月, 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与逍遥津街道党工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开启了上级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先河。

 目前, 共有 24 家省直单位、 26 家市直单位与庐阳区 58 个基层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 33 个区直部门、 乡镇、 街道与村(居)结成共建单位, 全区实现 100%的村、 80%的社区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实现了结对共建。

 通过采取组织联建、 街村联创、 实事联办、 困难联帮等多种措施, 共慰问困难党员群众 800 余人次, 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问题 590 件, 累计到位帮扶资金 260 余万元。

 3、 形成合力, 构筑全员参与的共建体系, 为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聚力造势。

 区域化党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和人员的作用。

 一是创建区域化特色党建品牌。

 根据各社区的地理位置、 党员类别、 党组织设置、 社区资源、 其它组织等状况和特点, 对全区 101 个村居进行分类, 按照“一居一品” 、 “一村一特” 、 “一街(乡 镇)

 一标杆” 的党建工作思路, 探索“特色支部+特长党员” 、 “四位一体” 、 “1+4” 、 “融合型” 等四种类型村

 居党建工作新模式, 逐渐形成回龙桥社区功能型党组织、 义仓社区“红丝带” 、 光明街道“110” 先锋岗等区域化党建特色品牌。

 二是搭建区域化党建参与平台。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 根本任务是凝聚各方力量, 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切实满足社区群众多样性需求。

 各级党组织充分挖掘区域内党代表、 人大代表、 政协代表、 单位离退休党员等人才优势, 积极联系工青妇等群团组织, 广泛开展收集民情、 献计献策、 服务民生、 服务社会等活动。

 全面开展“在职党员亮身份” 认领公益岗活动, 根据党员爱好、 专长, 设立了科普宣传、医疗服务、 扶贫济困、 文体活动等 8 大类 20 种公益岗位, 2600 多名在职党员填写了联系卡, 90%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活动, 年服务12000 多次。

 大力推行以党员为主体志愿者服务队建设, 目前全区共成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 126 支, 队员约 7200 人, 推出服务项目 120多个。

 三是深化区域化党建活动载体。

 创造得当的活动载体是区域化党建的具体工作方法, 更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

 庐阳区在深化

 “党员奉献日” 、 “党员责任区” 、 “党员爱心卡” “党员爱心银行(超市)

 ” 等活动载体基础上, 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 不断创新区域化党建活动主题。

 先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强堡垒, 争先锋, 我为庐阳发展添光彩” 、 “党员身份‘亮’ 出来、 公开承诺‘说’ 出来、 先锋作用‘现’ 出来” 、 党群共建“动” 起来等为载体的主题实践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实施共驻共建党建“项目化” 。

 为促使区域共驻共建由虚变实、 由临时向经常转变, 建立了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立项目、 党建联席会分解党建项目、 驻区单位党组织认领党建项目、 党员代表大会监督党建项目落实的共驻共建“党建项目化” 。

 把对口帮扶、 扶贫济困、 文明创建列为共同承担项目, 围绕居民社区服务、 创业就业、 城市管理、 社会维护等内容设立若干个供选项目, 提供给驻区单位党组织认领, 促使各单位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参加党建活动、 承担党建项目等充分发挥出来。

 省委组织部机关党委认领培养逍遥津街道 5 个社区党务工作者项目, 省委办公厅机关党委主动承担三牌楼街道的“社区大讲堂” 授课项目等。

 二、 初步成效

 从庐阳区的实践看, 努力构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 较好地解决当前基层党建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有效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1、 有效地加强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区域化党建采取把党组织建立在楼宇、 市场、 行业、 商业街等方式,统筹区域内所有单位、 组织, 有效实现了对整个区域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财富广场楼宇党委、 特色阜南路餐饮联盟党委等党组织的成立,使 475 名流动党员有了新“家” , 区域性党组织凝聚力得到彰显。

 2、 有效地整合了区域资源与集约利用。

 区域化党建强调对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统筹调配, 有效缓解了单位党建在党建工作实效性和党建资源稀缺性方面的矛盾。

 安徽省司法厅机关党委与城隍庙社区党委开展结对共建, 司法厅无偿向社区居民开放厅里的图书馆、 “老年星光” 活动室等场所, 社区党委也邀请司法厅机关党员参与社区各类活动, 实现了阵地、 项目和人力资源的共享。

  3、 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构建区域化党建, 使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广、 领域更宽、 空间更大。

 财富广场楼宇党委把服务企业发展与推动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上交利税年增长率 33%。

 大学生创业广场党支部依托组建的区域党组织, 搭建了“五个基地” , 推出了 3 大项 10 小项服务, 深受大学生们欢迎。

 杏林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的, 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延伸到楼院、 楼栋、 商铺, 促进了区域和谐稳定。

 三、 存在问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 要把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 优化管理、 维护稳定贯穿于基层党建工作始终, 这也是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我区的探索实践只是一个开端, 还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作深入思考和探索:

 一是当前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抓牢“大党建” 的定位意识, 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发挥不够, 调动沟通、 统筹协调能力还不够强, 履行区域性党建工作的职责也不到位, 推动发展、 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的作用还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当前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约机制, 党建工作难以全覆盖。

 随着楼宇党建、 行业党建、 商业街党建、 园区党建、 楼院党建、 群众性社团协会党建等工作的逐步展开, 党建工作覆盖面有所扩展, 但离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工作目标还有一还定的差距。

 三是当前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完整党组织活动体系, 党组织凝聚力不强,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党组织活动方式封闭、 工作方法单调、 工作手段陈旧, 导致部分党员责任意识不强, 进取精神不足, 发挥模范作用不明显, 没有展现出党员所应具有的责任感、 使命感和先进性。

 四是当前我区在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氛围营造上还存在活动载体不够明晰, 社会影响力不够全面, 各类组织、 群体的认识还不统一、 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四、 对策措施

  一是试点“大工委” 或“兼职委员制” 。

 要站在地域发展的角度上围绕服务群众、 构建和谐社区目标,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 探索在杏林、 逍遥津街道试点“大工委制” 或“兼职委员制” ,并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运转机制, 明确各方职责, 完善相关制度,带动区域内各类组织、 群体积极参与区域党的建设和社会管理, 推进区域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

 二是推行“3+1” 网格化党建管理模式。

 依据街道社区所辖范围、 分布特点、 人口数量、 产业特点等情况构建以“社区党委(总支)

 —片区党支部—党小组” 为基本框架的组织线, 围绕党员教育管理在网格内推行以“党员中心户—居民党员—流动党员” 为主要结构的管理线, 建立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物质、 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服务队—党员服务岗” 为主要模式的服务线, 成立一批以“七彩阳光” 为活动载体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 搭建一个集家庭成员状况、 住房、 就业、 计生党建、 医疗、 教育等信息资料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三是实施“开放式” 党组织活动。

 开放式党组织活动要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的的基础上, 注重在党组织生活、 党员教

 育、 搭建活动平台、 主题实践、 共驻共建等方面体现开...

篇四: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吴忠市:推行社区“联合党委”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近年来,吴忠市主动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趋势,以实施基层党建“强龙工程”为抓手,以创建星级党组织为目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大抓基层、真抓基层,积极探索街道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整合力量,下沉资源,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健康发展。

 一、背景与起因 社区党组织与驻地单位党组织隶属不同、级别不对等,横向联系少,协调难度大,是困扰城市基层党建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日益壮大,社会组织不断涌现,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大量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城镇区域内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增加。同时,街道和社区的有限公共资源难以实现服务全覆盖,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亟待提升。社区党建资源难整合、驻区单位作用难发挥、服务居民群众责任难落实等问题变得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吴忠市从 2013 年开始探索推行社区“联合党委”,使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二、做法与经过

 (一)打破壁垒、上下联动,创新共驻共建体制机制。针对城市区域化党建中长期存在的资源难整合、辖区单位“驻而不建、联而不合”等难题,采取虚拟化设置、实体化运行模式,全面推行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在组织设置上,制定下发了社区《关于在全市社区开展“双创一提升”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调整市直机关、区属驻吴单位社区共建的通知》,按照“均衡分布、强弱搭配、全面覆盖”的原则,将市县两级 603 个部门单位平均分配到 45 个城市社区,每个社区都有 10 到 15 个单位参与共建。在街道(乡镇)、社区分别成立“联合工委”和“联合党委”,书记分别由街道、社区书记担任,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副书记或委员,向下与网格党支部、功能党小组衔接,构成了开放融合、覆盖广泛的四级组织网络。在运行管理上,明确联合工委(党委)13 项职责,建立了协调议事、双向沟通等 5 项制度,探索形成了以“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服务联做、活动联搞”为主要内容的“五联”运行模式。共建单位每年年初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公开服务承诺事项,社区党组织定期收集社情民意,梳理出问题清单。社区党组织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承诺服务事项进展情况,有效增强了“联合党委”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在考核考评上,将社区“联合党委”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成绩、问题、任务、责任“四个清单”,层层严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从基

 层党建考核总分值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考核分值,由社区考核赋分直接计入部门年度效能考核目标总分,将考核结果与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负责人评先选优、职务调整等挂钩,促进城市基层党建责任的落实。

 (二)统筹协调、集中发力,下沉共驻共建服务资源。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在基层聚集,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一是推动服务项目向城市基层下沉。把各个部门投向社区的资金、面向社区的项目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先后将群众反映强烈的自来水水质指标改造、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城市绿道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等列入为民办理实事。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先后支持共建经费 847 万元,协调争取各类项目 2321 个,投入资金 4800 余万元,集中用于扶贫帮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等工作,解决了一批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推动服务政策向城市基层下沉。大力创新服务载体,推动好政策进社区、到家园,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先后出台社区办公和服务费用优惠、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区服务组织等多项政策,文化图书、基本医疗卫生、警务治安、残疾人康复实现城市社区覆盖,持续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的急事、难事、实事。利通区开展“聚焦百姓百件事”活动,建立问题解决机制,解决问题 1033 件,协调帮扶项目资金 1250万元。青铜峡市探索了以“居民点单、社区交单、单位下单、干部接单”为主要内容的“四单式”服务机制,社区让居民群众点出服务需求“菜单”,社区按照责任权限转交“联合党委”相关成员单位限时进行办理。三是推动服务力量向城市基层下沉。大力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

 实行双联双管“五步工作法”,通过开展在职党员“社区奉献日”“党员服务日”等活动,组织全市 9370 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认领社区志愿服务岗位 9517 个,结对帮扶 2722 户,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4700 多个,构建了“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

 (三)拓面提质、延伸手臂,打通共驻共建神经末梢。坚持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在延伸网格化、商圈楼宇、社会组织工作链条上下功夫,上下共同发力,整体系统推进,抓住薄弱环节、补齐党建短板。一是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综合研判社区人口密度、党员数量、分布特点、行业类别等情况,将社区划分为小区网格、楼栋网格、单位网格等 361个网格,配备网格员 547 名,按照“趣缘”“业缘”“志缘”建立党小组 85 个,将网格内的人、事、物、组织的基础信息和社情民意、代办服务等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范围,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为责任主体、楼栋党小组为活动单元、党员中心户为服务骨干的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社区党建服务管理网络。二是推进商圈市场党建覆盖。狠抓商圈市场、专业市场党建工作,采取单独、联合等党组织组建方式,在财满街清真餐饮区鑫鲜农副产品市场等建立党组织,在国贸商厦开展党员“挂牌评星”试点,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商圈市场内 1300 余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行“1+N”党组织联合组建模式,依托吴忠市客车运输公司成立客运行业联合党支部,依托吴忠市三联公司成立驾培行业联合党支部,依托市房地产协会成立房产开发企业联合党支部,依托市建筑业协会成立建筑企业联合党支部,分布在城市基层的 68 家客运、

 驾培、房产等非公企业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三是推进社会组织党建覆盖。按照“谁登记、谁主管、谁摸底”原则,对全市社会组织进行逐户摸底调查,将分布在城市基层的 139 家社会团体、42 家民办学校、19 家民办医院、21 家律师事务所分级建立台账。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司法、卫生计生等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组建优势和街道、社区的兜底组建作用,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挂靠组建等举措,建立党组织 75 个,其中单独建 15 个、联合建 6 个,功能型党组织 54个,30 人以上的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全部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全面覆盖。

 (四)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激发共驻共建生机活力。紧扣城市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的需求,大力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为共驻共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健全完善舆情收集反馈、干部入户走访、错时上下班、节假日值班等制度,建立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 19 个,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 65 个,便民服务代理点 133个,为居民提供婚姻计生、低保救助、创业就业、卫生医疗等服务项目。连续 11 年开展“党员社区奉献日”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户、责任区、先锋岗等方式,推行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带动广大党员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 4300 个,搭建了社区党员作用发挥的“新平台”。二是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建立“爱心超市”、“爱心敲门队”、“日间照料室”、“老饭桌”、“四点半学校”等公益设施,为空巢老人、低保、残困、军烈属、双职工提供“零利润”服务。推广社区呼叫服务系统,实现了特殊人群就医、救助等服务需求“一键通”,为居民提供零距离、全天

 候的服务。培育建立了“王兰花热心小组”、“583 秀玲工作室”、“张建英调解室”等一批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一批退休党员干部投身志愿服务中发挥余热。三是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周”、“社区广场文艺晚会”、“百家睦邻好单元”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社区图书室 62 个,组建了 132 支 5028 人组成的各具特色的社区文艺团体。持续开展符合社区特点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先后评选出“文明楼院”600 个、“文明(最美)家庭”11094 个,社区“好邻居”1619 个。连续 13 年举办“社区邻居节”,组织开展“小区百家宴”、“邻里一日游”、“居民才艺展”等主题活动,营造了“构建和谐社区、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成效与反响 吴忠市在全区率先探索进行了社区“联合党委”机制,为实现区域化党建找到了突破口,2015 年全区深化社区“联合党委”运行现场推进会在吴忠市召开,在全区推广了吴忠市的经验做法。

 (一)打破条块壁垒,实现区域化党建。在未建立并推行“联合党委”前,吴忠市也在抓区域化党建工作,但社区没有监督约束机制,督促辖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效果一直不明显。成立了“联合党委”后,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联合党委”书记,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联合党委”委员,社区与辖区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了“联合党委”工作职责、例会、考勤、评议、考核等制度,确保“联合党委”不“空转”。社区党组织书记由以前腰杆不硬、到处求人的窘态,变为

 理直气壮地分配任务,辖区单位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作为”,社区有事需要协调辖区单位时,一点都不再难。

 (二)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过去辖区单位各管一块,一些很好的服务资源无法有效地为社区所用。“联合党委”成立后,成员单位人力、物力、财力向社区倾斜,共同打造了居家养老、物业自治、网格化管理和“一站式”便民服务等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比如发动成员单位支持社区建成“八室一桌”,为高龄老人、残疾老人、独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训练等爱心服务;住建部门解决小区道路不平、基础设施老化、地下管网堵塞等问题,等等。过去这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有心无力,无法解决。现在有了“联合党委”,把共建责任实实在在地压到各成员单位肩上,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社区服务由过去的“独角戏”变成了现在的“大合唱”,社区服务群众不再向过去那样难。

 (三)搭建服务平台,引领党员发挥作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过去一直在抓,但大多也就来“挂个名”。“联合党委”成立后,社区和辖区单位签订在职党员联合管理责任书,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社区根据需要和党员特长,为在职党员设置了志愿者服务岗、环境卫生岗、政策宣传岗等岗位,让在职党员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实现了“社区需要”对接“党员所能”,“组织服务”对接“群众需求”。同时,社区结合平时掌握情况,将在职党员的表现如实反馈给单位党组织,促使在职党员在社区亮身份、树形象。“联合党委”推行后,在职

 党员不再是社区的“隐身人”,他们通过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获得了广泛认可。

 四、经验与启示 (一)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关键是形成区域化党建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城市基层党建难就难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突破。“联合党委”的形式,抓住了关键和根本,有效解决了传统党建模式与社区建设新任务的矛盾,破解了社区和区域党建条块分割体制下的属地管理难题,初步找到了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和新的工作新机制,在体制方面的创新有着较强的推广价值。

 (二)实现区域化党建发展,重点是资源整合共驻共建。坚持用新的科学理念、制度和方法,将区域内的党建“小循环”变为跨行业、跨领域、跨辖区、跨部门的“大融合”,使各类组织都能在区域化大党建平台上找到发挥作用的切入点,以党建共建促经济共建、文化共建、环境共建,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进而凝聚全社会力量,共促区域和谐,共解发展难题,共享和谐建设成果。

 (三)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抓手是紧跟群众需求做好服务。区域化党建要有活力,要为群众所接受,必须以群众最关心、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为抓手,就要努力对接需求与供应的关系,调动更多的辖区社会资源来提供服务,满足不同服务对象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群众最大限度满意。

篇五: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某街道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 3 3 篇》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某街道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 3 篇,供大家参考。

 ? 某街道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 3 篇 ? ? 为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集聚共治合力,在全街道构建由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辖区驻地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在区域中实现共建共享,有效凝聚各类组织、群体和资源,提高党组织共建共治水平,结合实际,现就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 一、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 ? (一)基本要求。以改革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以区域内其他各类党组织为支撑,以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各类党员为主体,以各类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及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为依托,以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为方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统筹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统筹党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统筹社区党建与社会各层面党建,使党的建设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目标,推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区域落实,搭建共 建共治平台; ? 完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 完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完善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探索资源整合型党建工作模式,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区域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破解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夯实党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加快**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把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抓区域化党建工作和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情况纳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考核,把一轴四网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效作为各社区年终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确保区域化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良好局面。

 ?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体系 ? 着重全域视野、树立全局观念,建立上下联动、权责明晰、机制完善、运转有效的区域化党建推进体系。区委是一线指挥部,履行第一责任,负责整体布局和指挥协调。街道党工委是龙头,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推进和抓好落实,重点是发挥枢纽作用,推动传统社区党建和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融合。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履行具体责任,负责组织动员和服务管理,重点是团结带领 党

 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各在地党组织是红色细胞,加强各党组织的联系和交流,充分发挥各党组织的优势,实现组织共联、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 三、主要内容 ? (一)打造组织共同体。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抓实党建联席会、共建理事会、街道大工委委员、社区兼职委员等举措,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党组织连接起来,构建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街道工委与辖区内在地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机关支部可结合实际需求相互达成共建协议,村、社区支部共建单位不少于 3 个,定期进行横向交流。

 ? (二)形成资源共同体。各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优势,共同分享自身资源,整合场地、设施、资金、人才、活动等资源,形成资源清单,组织引导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推动社会资源向社区开放,机关力量向社区聚合,服务向社区、小区、楼栋、家庭延伸。同时,街道、社区对现有的活动场地、人才等各种资源进行高度融合、充分联动,形成与共建单位双向服务,双向受益的共建机制,达到共建活动集约高效。

 ? (三)推进治理共同体。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盘活各在地党组织的力量资源,全方位提供接触群众、服务基层的途径,并带动各类群团参与,推动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构建,形成全社会共抓党建、促进

 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抓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地位,构建以社区(小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各类基层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完善党组织主导下的居民议事会、共建理事会、恳谈会等制度,做到群众的事情组织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情组织大家多参与。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和协同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让党建引领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

 ? (四)营造生活共同体。充分利用在地党组织党建底蕴深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有效覆盖,把学习教育、文化生活延伸到居民家门口。以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整合党政、民政、工会、妇联、团委的人员、资金、阵地等有效资源,进一步落实定期走访、党内关怀等制度,切实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当党员个人或家庭遭遇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疾病、重大困难等,通过组织及时上门走访慰问,及时组织志愿者轮流关怀照顾,或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传递组织关爱关怀。进一步加大对普通无职党员、在职党员、党员领衔 的草根组织的激励表彰力度,深入挖掘、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及优秀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的先进事迹,增强典型引路效应,浓厚创先争优氛围,广泛凝聚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正能量。

 ? (五)创立教育共同体。实施人才联育机制,驻街单位定期选派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党组织挂职锻炼,把街道、社区打造成为驻街单位群众路线实践基地挂职时间由双方党组织进行商定,不低于一周。

 全街教育系统单位(含两新组织)按照教育人才互通、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做好教育人才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创立教育共同体,推进辖区教育单位的共同提升。

 ? (六)致力发展共同体。按照区域共商、抱团发展的目的,依托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把辖区内的各单位联结为紧密型的发展共同体,通过整合各种发展资源,以联席会、恳谈会等形式协调辖区各发展主体和各服务主体共谋发展大计,有序地组织开展优化环境、设施保障、蓝天保卫、平安建设等专项服务工作,合力建设实力梅溪、品质梅溪、魅力梅溪、幸福梅溪、人文梅溪。

 ? 四、工作要求 ? (一)注重融合,主动共建。共建单位的党组织书记作为街道或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全面部署安排各单位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重点任务,引领共同体的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力量融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大力动员、积极融入、 主动作为,扎实有序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各共建方按照区域化党建共商共建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年度共建活动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工作联系网络,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

 ? (二)形成项目,常态长效。各党组织摸清各自需求,归纳各类资源,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分别从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公益事业、生活环境、文体活动、社区服务、自身发展等七个方面形成对应项目清单,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沟通,丰富共建内容,既可分类单个设立项目,也可按照便于操作的原则,整合类别设立项目,并在联

 席会议或平时的共建中进行项目认领,做实做深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内涵。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跟踪进度,综合分析,评选激励。

 ? (三)完善制度,全面提升。打造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标准化建设,完善制度配套,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街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 ? 加大各党组织交流学习力度,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党组织书记,用好等级评估机制,强化分类指导,增强工作推动力,提升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 某街道关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 3 篇 ?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津党组发[2014]13 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现就我区全面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定实施办法如下:

 ? 一、总体要求 ? 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创新党组织设置,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服务资源,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各项事务中的领导、统筹、协调功能,全力构建以街道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各街道工委要充分认识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重要性,积极争取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支持,到 2014 年底,现有街道和社区全部建成大工委和大党委,今后,新建街道和社区一律组建大工委和大党委。

 ? 二、委员设置 ? 1、委员的组成。大工委和大党委采用现有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配备,兼职街道工委委员一般配备 5-7 名,兼职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委员一般配备 3-5 名,各街道和所属社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兼职委员由辖区内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也可由双联系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和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担任。

 ? 2、兼职委员的主要职责。(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各项活动;(2)参与讨论辖区内党的建设、社会事业、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重大事项,参与研究、制定辖区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3)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指导辖区范围内居民自治和各类群团、社会组织开展工作;(4)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和整合辖区内各类服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服务体系;(5)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 3、兼职委员的产生程序。主要采取聘任方式产生,社区兼职委员也可采取选任方式产生。兼职委员的产生应遵循广泛推荐、组织遴选、上级批复、组织聘用、全面公示等五个步骤。

 ? (1)广泛推荐。街道工委和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酝酿,提出初步意向人选。

 ? (2)组织遴选。街道工委、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召开会议,对兼

 职委员初步人选进行研究讨论,投票表决通过拟聘用的兼职委员人员名单,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 (3)上级批复。街道工委兼职委员由街道工委提出人选,上报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讨论决定并作出批复,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兼职委员由社区党委、支部(总支)提出人选,上报街道工委会议讨论决定并作出批复。

 ? (4)全面公示。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对拟聘用的兼职委员进行广泛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天。

 ? (5)组织聘用。街道工委兼职委员由街道工委聘任并颁发聘书。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兼职委员由社区党组织聘任并颁发聘书,任期与本届社区党组织任期相同。

 ? 4、兼职委员的退出和增补。因工作调动等其他原因不便继续履职的,经所在单位党组织书面通报区委组织部、街道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后,由街道工委和社区党组织解除其兼职委员职务。因不认真履行职责、不遵守相关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经街道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研究并上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后,免去其兼职委员职务。社区党委、支部(总支)兼职委员任期届满且不再担任下届委员的可自行解聘。需要增补兼职委员的,按照兼职委员产生的程序办理。

 ? 三、工作制度 ? 1、建立大工(党)委决策议事制度。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街道大工委会议和社区大党委会议。因工作需要,街道工委和社区党组织可随时组织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有关部署要

 求,研究讨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重大事项,对辖区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作出决议。完善社区协商议事会,对社区内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社区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民主议事协商,对社区民情进行收集、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社区居委会对物业公司、业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协调,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 2、建立驻区单位党组织报到制度。驻区单位党组织要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定期与社区党组织联系沟通,每年至少 1 次。区党政机关党组织要走在前头、作出表率,落实好双联系双报到制度,做好服务群众联系社区工作。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定期走访、召开联席会议或座谈会等方式,主动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沟通,了解驻区单位党组织的需求及意见和建议,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推进、督促和总结评议。

 ? 3、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制度。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要优化、整合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共谋社区发展,共同开展社区公益事业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活动,做到条块联运、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共同做好美化环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和帮扶困难居民群众工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围。

 ? 四、组织领导 ? 全区各工委、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把实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作为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成果,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区委组织部将把大工委和大党委的组建和运行情况、各单位党组织参与...

推荐访问: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 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 企事业单位 党建 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