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小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发言稿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自查报告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正文

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5篇

时间:2022-08-29 19:45:02 浏览量:

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5篇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河南科技HenanScienceandTechnology科技管理总771期第一期2022年1月数字化背景下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5篇

篇一: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管理总771期第一期2022年1月数字化背景下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陈剑红1王江容2(1.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高科技企业依托创新平台汇聚企业内外部创新要素,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并应用于生产与管理等方面,通过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成了新时代社会经济增长的亮点,在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实施科技强国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更好地帮助我国高科技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在数字化背景下,我国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

 数字化;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2)1-0134-04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2.01.030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g of Innovatin Platform forHigh-tech Enterprises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CHEN Jianhong 1 WANG Jiangrong 2(1.School of Business,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2.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Nanchang 330022,China)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s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for the high-quality and strong support,relying on innovation platform,the 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gath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novation resources, transform and appl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to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rough the market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scale, it has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accelerating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wer strategy.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of high-tech enterprise innovation platform,and better help China"s high-tech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China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and puts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digital;high-tech enterprises;innovation platform0 引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变革和创新成果转化变得更加快捷,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产业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给高科技企业发展带来了收稿日期:

 2021-11-22作者简介:

 陈剑红(1996—),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王江容(1994—),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第1期 ·135·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科技创新主体,高科技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市场活力的持续迸发和创新动能的培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字化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主动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孜孜不倦地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创造出与时俱进的产品或服务。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是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全面提升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实施成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1 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概述1.1 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也叫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7月23日,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明确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高新技术企业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和开发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实体,它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企业内部从事科学研究和产品技术开发的工作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少于10%,二是企业每年用于科学研究和产品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少于5%[1] 。目前,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组织类型。一是新兴型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依托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开发区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成长起来的[3] 。二是转化型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主要是通过技术革新或者技术改造升级转化而来的。三是集团型高科技企业,这类企业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具有研发、设计、生产、培训、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4] 。1.2 创新平台1.2.1 创新平台的概念。创新平台是指由政府或某一组织牵头,通过汇聚创新要素、整合科技资源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以支撑某一行业和区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集成系统[5] 。简单来说,创新平台就是用来组织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场所或载体。1.2.2 创新平台的特征。创新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协同性。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和通力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创新平台是包括政府、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市场等多个创新主体在内的多元组合体,多方共同致力于构建以政府为政策引导、企业为创新主体、高校院所为智囊依托、金融机构为资金支撑、市场为成果导向的多元联动技术创新体系。创新要素具有集聚性和关联性。创新平台通过集聚创新要素和整合科技资源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有明确的设计方案、发展目标、服务对象和产业导向。因此,加盟平台的各个创新要素之间应具备一定的关联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和要素配置。创新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优质性。创新平台一般聚焦于具有成熟研究基础、优秀人才队伍、良好条件设施的科研院所的特色研究方向、高等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领域,汇聚了优质的创新资源和先进的创新要素。运行机制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创新平台主体的多元性和协同性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只有在战略联盟之间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促进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集思广益、共商共建,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平台功能具有多样性和复合性。创新平台有着汇聚创新资源、传播科技信息、开展基础研究、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和服务产业发展等多种功能,尽管各类创新平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一般均为两种功能以上的交叉和复合。1.2.3 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的分类和功能。根据创新链理论,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服务五大类。基础研究平台主要聚焦于重大科学发现、学术研究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等,负责阐明新技术的概念和分析其特征、用途,发挥原始创新策源功能。技术创新平台主要致力于关乎国计民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发挥技术引擎导向功能。成果转化平台主要对接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通过检测验证、二次开发等,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或新服务,并为其实现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奠定基础,发挥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功能。产业发展平台主要通过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培育孵化类平台的运作,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孵化新兴企业,推动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产业培育孵化功能。科技服务平台主要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科学技术指数字化背景下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

 ·136· 第1期导、科技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信息资源整理等专业化服务,发挥综合服务保障功能[6] 。2 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在我国,常见的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主要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两种形式。《2020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5 206 个,其中东部地区计 3346 个,占比高达 64.27%;累计建设众创空间 8000 个,其中东部地区多达 4 612 个,占比高达57.65%[1] 。我国高科技企业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问题。2.1 创新要素过于集聚,区域分布严重失衡从全球情况来看,创新要素普遍要比其他要素资源更易于集中在少数地区,区域化特征非常显著。就我国而言,从 2019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比均在50%以上,东北地区分布最少,占比均在5%以下,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过度集中,区域分布非常不平衡。北上广深等东部发达城市在创新资源集聚上存在着巨大优势,使得“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6] 。2.2 研发资金短缺,科技人才难求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科技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与资金实力雄厚、科技资源丰富、人才队伍强大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受组织规模小、科技资源短缺和知名度不高等因素制约,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融资难、招人难、用人贵等难题[7] ,导致企业即使有好的创意和想法,预测未来产品市场前景也是一片光明,却往往因为受限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而看不到黎明前的曙光。2.3 发展理念狭隘,运作模式落后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市场竞争对手的打击,一些实力雄厚、人才队伍强大、科学技术先进的高科技企业可能会倾向于“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创新活动,这样能够保证创新成果为企业所独有且不被同行窃取和复制,有利于形成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这种发展理念和运作模式同样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过于沉浸自主创新而忽视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无法很好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浩如烟海的科技领域信息进行充分的收集和有针对性的筛选梳理,难以构建形成基于未来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模型,无法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开展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动,甚至可能因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而造成资源浪费,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2.4 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低,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当今社会,数据的强大功能日益显现,已发展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效的重要资源。然而,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信息数据资源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普遍存在数据资源挖掘不到位、科技信息更新不及时、技术分析研判不准确等问题,信息孤岛、数据闭塞现象比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8] 。3 加强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实施的策略3.1 加强开放合作,实现协同发展企业应该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加强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实行开放式创新,优化平台运营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政府应以国家高新区为依托,积极搭建东部与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口合作交流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信息流通和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建立伙伴园区、异地孵化等多种合作机制,为促进高科技企业间的友好合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合作双方共建科研设施、共通信息资源、共析科研数据、共育科技人才、共克技术难关、共享科技成果,打造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共同体。3.2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科技金融结合政府应积极搭建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和促进银行、金融投资机构、社会资本等与高科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和资金保障。设立专项科研经费,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快筹建全国性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将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使之贯穿到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经济金融杠杆作用,消除企业在财务上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专心致志搞科研、集中精力抓生产、不遗余力出成果。加快落实优惠补贴政策和完善税收减免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招人难、用人贵等问题,有效激发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数字化背景下高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

 第1期 ·137·3.3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业人才队伍鼓励政府、企业、市场、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建立市场化运行的高水平试验室、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市场运营中心等。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排头兵,鼓励以创新平台密集、创新资源丰富、创新特色鲜明的区域行业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创新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建立相关配套科技服务机构,优化创新平台运行模式,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面向境内外重点高等院校招才引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领先技术的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市场化应用,推动产、教、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加强专业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注重提质效、补短板,切实解决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3.4 实行“数字技术+”模式创新,激活数据资源要素潜能企业要树立数字化转型意识,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数据标准,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利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内外部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和精细分析,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量提速。建立企业数据安全保...

篇二: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化方面的思考与展望(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汇报材料)

 数字化方面的思考与展望(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根据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部署,我中心为有序推进机关事务综合应用集成,规划了“1+6”数字平台架构的建设,1 个综合平台门户即综合应用门户系统,6 大应用集成即机关资产综合管理应用、公务用车管理应用、公共机构节能综合管理应用、行政中心智慧安防应用、综合服务系统应用、机关党建系统应用。

  我将以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来谈谈数字化方面的思考与展望。

  第一方面是应用体会

  目前我在工作当中使用的主要就是浙政钉、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市财政审价中心管理平台。

  1 1 、浙政钉主要发挥审批、日常通讯的功能,自上线以来较大提升了审批的工作效率,当然其中一些操作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比如移动端项目审批完成后无法形成项目审批单,以至于无法提取作为后续审批的附件;还有项目审批等导入的附件无法直接预览,需转换为图片形式导入才可直接预览。由于还在初使期,出现类似的小问题在所难免,还需要不断优化提升。由于浙政钉可自主开发的特点及优势,作为数字化移动端集成平台已是大势所趋。

  2 2 、目前还在使用的办公用房管理系统功能较少且是单机版,虽然也有基础信息录入、办公用房管理等功能,但性能已不能满足当前管理和使用需求。根据省局办公用房集成应用的部署和全省一张网的要求,目前省局已完成平台建立,各地市需要完成基础数据测绘并录入平台,以完

 成接入。新的平台将拥有权属管理、使用管理等十大应用模块,实现办公用房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根据省局的整体部署,下一步将完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开通移动客户端并接入浙政钉,优化图形化空间数据管理等。

  3 3 、市财政审价中心管理平台是 0 2020 年底上线,政 府投资项目的概算、控制价、结算、决算等审核需通过此系统申报,上线以来大大减少了线下资料送审的诸多不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已完成国产电脑更新,但此平台无法在国产电脑使用;另外此系统现只有 C PC 端,无浙政钉门户等移动端,以至于相应的审核结果流转无法直接接入浙政钉。

  从实际的应用体会中,我的感受是:1、移动端平台建立有助于实时办公,提升效率,也可以解决 PC 端所不能及的问题;2、数据是数字化的重要参与者,数据捕捉、录入、提取等操作效率直接决定数据化使用效率,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以高效、便捷、直接的操作去执行才有助于提升效率。3、数字化不是简单的将流程从线下搬到线上就好了,应系统考虑各方面转化,把握数据供、需两端,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利用、挖掘等。

  第二方面展望

  以机关事务综合应用平台为基础,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我对未来的展望有以下几点:

  1 1 、建立实时全面感知平台

 数字化可以形成一张图即由高精度 BIM 技术建立的三维可视化虚拟场景,把管理区域(比如行政中心的整个区域)的全部信息通过建模投影到信息平台,形成数字沙盘。这个虚拟沙盘不仅包含管理区域内的静态信息,还包括由管理区域内全方位设置传感器(视频监控、周界安防、温湿度传感、环境参数、电表等)实时捕捉的动态信

 息,在一张图上呈现,可以实时提供整个管理区域的三维场景。

  2 2 、数据赋能

 (1 1 )建立大数据智能分析管理系统,打破各独立数据平台壁垒,实现抓取式分析、自助分析、多维分析、数据预警、数据挖掘等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决策、信息数据统计、汇总报告等。比如可以根据在集成平台中个人工作过程留下的数据足迹,通过数据分析对工作情况进行智能评价,了解个人的工作情况。

  (2 2 )建立数据自适应认知系统,以各种源数据为基础,通过标准化流程、模板等引导,以可视化图形、表格直观表达,发挥数字资源的效能,促进相关事项的自适应办理。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汇报内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篇三: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交通大学 来 新民教授工业 4.0 :

 从数字化制造到智能 制造

 报告提纲- 1 -一、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制造?二、智能制造与工业 4.0三、数字化制造及其研究进展四、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展望一、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制造?二、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三、数字化制造及其研究进展四、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展望

 - 2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科技进步在制造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口红利”与“政策红利”相辅相成,显著提高了“中国制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 “中国制造”改变着整个世界

 - 3 -1. “中国制造”改变着整个世界中国制造日本制造1750 1800 1900200018501950 2050德国制造英国制造美国制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极可能成为“第五个”世界制造中心伴随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形成形成了四大世界级制造中心。

 自 1994 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 , 在中国保持对美商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 , 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最终措施数量也有了大幅地增长。 欧美采取贸易保护反制- 4 -1. “中国制造”改变着整个世界

 - 5 -2. 美国对“中国制造”的忧虑美国奇点大学著名教授瓦德瓦2012 年1 月11 日在 《 华盛顿邮报 》 认为:我们将 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 相结合,使得美国企业家在本土建厂,生产出各种产品, 这是一场 制造业的革命 。中国还如何能与我们竞争?很快就轮到中国担忧了。 寻求技术跨越

 - 6 -3. 德国制造业面临的压力老龄化社会带来劳动力减少资源匮乏,能效仍需提升产业转移带来国内制造业空心化发展中国家技术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全球化中,需要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保持制造业国际领先地位所需的标准化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实现差异化、个性化的生产制造业占据全国GDP 的25% 、出口总额的60% ,影响极大12356784

 - 7 -4. “中国制造”亟待技术跨越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在产业链的下游:核心技术亟待加强 与欧美产品相比:质量存在明显差距

 - 8 - 从价格优势到技术优势转变 成本上升(人力、土地、能源) 用工荒(技术工人不足)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国内 : 周边国家新制造工厂的兴起– 越南– 印度国外 :4. “中国制造”亟待技术跨越

 报告提纲- 9 -一、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制造?二、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三、数字化制造及其研究进展四、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展望

 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 10 -18 世纪末 20 世纪初 70 年代初 至今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蒸汽驱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批量流水线生产电力驱动第三次工业革命高自动化柔性生产计算机信息技术驱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工厂智能装备及信息通信

 蒸汽机 普通机床 数控机床 智能机床加工装备+ +电动机= =电气化机床+ +电脑= =按编程操作适应能力低数控机床+ +智能控制= =工艺优化提升 30%- -3 3 倍- 11 -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工业1.0:机械化 工业2.0:电气化 工业3.0:数字化 工业4.0:智能化

 工业 1.0一、工业4.0的意义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

 一、工业4.0的意义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工业 2.0

 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工业 3.0

 2. 数字化制造的特征镗拉机床 铣削机床采用数学化仿真手段,对制造过程中制造装备、制造系统以及产品性能进行定量描述,使工艺设计从基于经验的试凑向基于科学推理转变 。生产线生产线系统系统材料毛坯实物产品冲压机床 焊接装备

 数字化技术体系:

 产品表达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制造工艺数字化、制造系统数字化。制造系统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工艺数字化CAD:UG/Catia/PRO- -E ECAE:Nastran/AnsysPDM: Team- - CenterERP: SAP 、 Enovia装备数字化控制:

 NC,CNC,DNC系统:

 MC,FMC,FMS涉及装备与产品的几何、力学行为的耦合!CAPP 、 DFX ?影响产品性能 影响制造效率影响制造效率影响制造质量2. 数字化制造的特征

 - 17 -2. 数字化制造的特征

 传感检测信息化、实时化 装备运行境检测 制造质量的检测工艺设计智能化、知识化 制造工艺的智能设计 制造工艺的实时规划控制执行柔性化、自动化 装备自动控制 装备柔性操作- 18 -3. 智能化制造的特征

 报告提纲- 19 -一、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制造?二、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三、数字化制造及其研究进展四、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展望

 1. 数字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开发质量美国 B777 的应用效果 开发周期:9 9 年 → 4.5 年 成本降低:

 25 % 100 %整机数字化设计 世界垄断与霸主地位 飞机数字化开发 ( B777)

 Production Integration Center1. 数字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开发质量 飞机数字化开发 ( B787)

 采购管理人员质量管控人员全球物流专家供应商管理人员技术工程师视频会议技术支持物流准备环境预警生产监控车间 车间装配现场生产、装配现场全球供应商工厂......高清视频、生产信息、物流信息等技术支持质量管理物流支持采购支持环境信息支持生产管控人员1. 数字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开发质量 飞机数字化开发 ( B787)

 数控织机 , 由原来3 3- -4 4 小时/ / 毛衣 , 变为 40 分钟/ / 毛衣 ,1 1 个工人操作5 5- - 10 台机器手动式 半自动全数控1. 数字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开发质量 数控纺织机械

 机械长轴传动机械长轴传动最高速度:160 米/ 分电子长轴传动电子长轴传动 以电子虚拟轴作为主导轴,机器各单元分散驱动; 传动由智能化驱动器高精度控制的电子长轴 ; 最高印刷速度:350 米/ 分1. 数字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开发质量 数控印刷机械

 通用公司应用状况 开发周期( 48 月 → 24 月 → 12 月) 碰撞试验( 100 次 → 50 次) 个性化定单 →3 3 小时 通过在线采购降低成本 10 %产品概念设计 产品详细设计1. 数字化手段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开发质量 汽车数字化开发

 宏观制造过程微观制造过程 制造资源、环境的数字化 经营、维修、使用数字化 管理决策过程的数字化CAD/CAE/CAMCAPP/VA/DFX/ 加工过程仿真NC/CNC/FMS/ 基于网络的制造最终产品数字化制造的支撑技术:IGES STEP PDM MIS ERP2. 产品数字化制造的技术体系

  汽车数字化开发-- FORD C3P ( (CAD/CAE/CAM/PDM)

 )以虚拟样机技术支持自主车型整车开发全过程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虚拟测试2. 汽车数字化制造的技术体系

 实车制造iMan PDM概念验证与测试S控制设计数据库 整车行驶性评价CAD碰撞安全分析— 噪 振 — 噪分析结构设计人机工程可装配性设计可制造性分析整车结构分析其他性能分析虚拟样机 汽车数字化开发– 虚拟样机2. 汽车数字化制造的技术体系

 汽车行业知识/ 数据库零部件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设计中心动态联盟关系集团1 开发平台研究院所钢厂集团2 开发平台动态联盟关系 汽车数字化开发– 协同开发2. 汽车数字化制造的技术体系

 形状 匹配功能3. 关键技术 -- 汽车数字化样机技术

 31 几何模型 功能模型 ( 零部件, 子系统) 样机模型数字化样机底盘系统 发动机悬架系统 制动系统 数字化样机系统3. 关键技术 -- 汽车数字化样机技术

  数字化样机试验3. 关键技术 -- 汽车数字化样机技术

 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级设计评审与决策悬架系统制动系统System-Level Design Review 数字化样机评审3. 关键技术 -- 汽车数字化样机技术

 薄板产品制造误差薄板产品制造误差仿真分析与评价仿真分析与评价零件成形 部件连接 整机装配薄板成形工艺稳健设计单工位装配偏差精确仿真多工位偏差流系统仿真工艺动态调试与优化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

 1 1 )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 - 研究背景产品设计实际成形零件成形模具 质量分布概率密度 考察的指标材料波动 摩擦波动 压机波动拉延筋1拉延筋2拉延筋3拉延筋4成形工艺参数如何通过成形工艺参数设计,降低质量波动对随机工艺参数的敏感度?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

 1 1 )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 - 成形仿真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零件成形性分析

 某车副车架液压成形过程仿真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1 1 )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 - 成形仿真

 开口方管滚弯成形过程仿真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1 1 )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 - 成形仿真

 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材料参数波动工艺参数波动宝钢集团汽车企业6大类46种因素屈服强度、硬化指数、厚向异性、延伸率压边力、拉伸筋、润滑、冲压方向 参数敏度分析 冲压稳定性评估 工艺稳健优化设计实现低成本条件下成形质量的稳定控制参数敏度分析参数敏度分析0.250.30.20.351#拉深筋阻力系数压边压强BHP(Mpa)0.650.70.750.8安全裕度标准差 σ

 SM (%)安全裕度均值 μ

 SM (%)压边压强BHP(Mpa)0.750.70.80.20.250.350.31#拉深筋阻力系数双层响应面稳健优化双层响应面稳健优化起皱和开裂等质量指标与工艺敏感参数的映射关系质量指标均值和方差与工艺控制参数的映射关系,) , (wrnikle wrinkleMin  % 8 72 . 3  SM SM  s.t.SMSM质量波动 废品率( (%)

 )01234 6 8 2(2000年)43 5 7 91 1 )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 - 成形仿真

  材料和工艺波动  s :

 :160 20MPar :2.3  0.5f :0.10  0.05BHF:3.5  0.5吨 吨三个区域成形相互制约,且材料与工艺参数波动,造成开裂起皱缺陷。+通过毛坯轮廓等参数稳健设计,降低三个敏感区域对四参数波动的敏感性,使批量生产条件下侧围外板废品率控制在 0.5% 以内。可控敏感参数:毛坯孔轮廓3. 关键技术 -- 车身制造数字化工艺1 1 )冲压成形工艺稳健设计- - 案例

 偏差传递路径与传递率V m (2) V m (1)总成1 零件1v 1零件2v 20.60.30.6v 3v 8v 9v 1v 2v 3v 8v 90.70.90.60.7                    98321) 1 ( ) 2 ( ) 2 ( ) 1 ( 28 . 0 0 0 0 00 6 . 0 6 . 0 0 00 2 . 1 0 0 . 1 00 0 0 3 . 0 00 0 0 0 5 . 0vvvvvV V Am mk=1 k=2 k=3 k=N……装配顺序{k}上级装配偏差上级装配偏差本级装配偏差本级装配偏差          2 2 1 2 2 2 ( )m m fV A V B V w   偏差传递矩阵A (2)) 2 ( ) 2 ( ) 2 (   A接头配置 偏差传递率偏差控制矩阵B (2)  2 (2)fB S  夹具影响 建立 薄板多工位装配偏差流的状态空间方程 ,实现给定工艺下层次化装配偏差流的定量分析+- 41 -2 2 )车身装配偏差分析- - 仿真模型

 某车型前舱匹配面临 多曲面交汇、多零件变形协调、多偏差流积聚 难题,代表整车装配水平。涉及5 大总成84 个薄板件装配,严重影响前部密封、噪声、外观等产品性能间隙: ± 1.0面差: + 1.0E区间隙: ± 0.5面差: + 0.5D区间隙: ± 0.5面差: + 0.5C区间隙: ± 0.5面差: + 0.5B区间隙: ± 0.5面差: + 1.0A区间隙: ± 0.5面差: + 0.5F区间隙: ± 1.0面差: +1.0G区- 42 -2 2 )车身装配偏差分析- - 应用案例

 输出结果A A 区( ( 保险杠) ) 配合公差B B 区( ( 前盖) ) 配合公差C C 区( ( 翼子板) ) 配合公差输入参数装配顺序零件公差定位方案接头形式材料参数构建前脸装配偏差封样模型,预测7 个关键区域的装配间隙和面差,确定偏差流传递路径,快速诊断偏差源。- 43 -2 2 )车身装配偏差分析- - 应用案例

 工艺过程优化多车间生产排序涂胶工艺切换装置缸体工装快速切换装置生产数据采集 车身识别 缸盖3D 扫描数据采集识别中央控制 涂装路由控制 PBS 路由控制生产执行控制物料精准配送物料搬运物料匹配物料货架3. 关键技术 — 制造信息集成技术

 4. 当前汽车制造业的总体状态

 报告提纲- 46 -一、为什么要发展智能制造?二、工业 4.0 与智能制造三、数字化制造及其研究进展四、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展望

 - 47 -1. 智能化工厂实例

 - 48 -1. 智能化工厂实例

 2. 信息物理系统是智能制造的本质信息物理系统(CPS)

 物理信息2. 信息物理系统是智能制造的本质CPS系统通信信息计算物理控制

 二、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2. 信息物理系统是智能制造的本质

 CPS平台2. 信息物理系统是智能制造的本质

 二、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3. 智能制造的运作

 3. 智能制造的运作

 3. 智能制造的运作

 - 56 -将 传感器及智能决策软 件与装备集成,实现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使 工艺能适应制造环境变化传感检测 装备运行监控 制造质量检测控制执行 装备自动控制 装备柔性操作工艺设计 工艺智能创成 工艺实时规划4. 关键支撑技术

 - 57 -4. 关键支撑技术 — 智能加工装备1 1 )智能机床

 闭环智能加工系统性能评价性能数据误差模型零件误差补偿加工过程中传感器数据加工过程间的检验数据加工完毕后的检验数据- 58 -4. 关键支撑技术 — 智能加工装备1 1 )智能机床

 信息塔(e-Tower)机床信息化 , 具有语音 、 文本和视像等通讯功能 。

 与生产计划调度系统联网 , 实时反映机床工作状态和加工进度操作权限指纹确认 。

 工件试切时 ,可在屏幕观察加工过程 。

 故障报警显示 、 在线帮助排除操作权限指纹确认加工任务完成情况和机床状态可用手机查询数码相机- 59 -4. 关键支撑技术 — 智能加工装备

 - 60 -4. 关键支撑技术 — 智能加工装备2 2 )智能机器人

 - 61 -4. 关键支撑技术 — 智能加工装备3 3 )增材制造( 3D 打印)增材制造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 被誉为有望产生 “ 新一次工业革命 ” 的代表性技术 。0204060801001202012 2017E 2021E 来源:Wohlers Associates3D 打印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

 中国产3D 打印装备仅占3%3D 打印技术有待充分成...

篇四: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 X、X 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制造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市委对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作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将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专项监督作为今年履职的重头戏。X 月,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下发专项监督实施方案,对专项监督作出部署。X 月,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参与者 X 多人次,征集 X 条意见和建议。X 月,分别听取 X 个政府部门情况汇报,组织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计 X 余人视频听取数字经济专题讲座。X 月,市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带领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委员和市人大代表等 X 余人组成专项调研监督组,分六组赴区县(市)开展调研,实地考察 X 余家企业和研发机构,认真听取当地人大和政府情况汇报,广泛征求 X 多位人大代表、企业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市人大财经委进行了情况汇总和分析研究,现将形成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举措及成效 X 年省委作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推动 X 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一)强化要素供给,构建发展新体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的 X 市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市)和市级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谋划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数字 X 建设规划》、《关于抢抓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 5G、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构建比较完善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市县两级财政三年统筹上百亿资金支持智能制造,加大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三是着力平台建设。大力实施“栽树工程”,成功引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等 X 家共建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集聚创新高,引进全职院士 X 名,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业人才 X 名,省领导型创新创业团队 X 个。

 (二)突出关键领域,积蓄发展新动能 一是突重点。数字赋能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 X 家,居全国城市首位。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建成一批数字化产业集群,X 年,全市集成电路和光学电子产业实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 X%和 X%。二是补短板。积极创建特色型中国软件名城,大力发展服务于智能制造的管理控制类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软件,提高软件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三是抓龙头。全面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X 鲲鹏产业园正式开园,着力打造基于鲲鹏计算的千亿级 5G 产业集群,X 为总部的“鹏霄”服务器实现首发首用。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提升制造产业、港航物流、内外贸易、商业零售、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三)加快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新变革 一是工业数字化成效凸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占全部技改项目的 X%以上,全市骨干企业装备数控率超过 X%,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超过 X%,X 年,全市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数字化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高于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 X 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数字化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多点支撑、多极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X 个,国家级电子商务众创空间 X 个。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前列,网络零售额和居民网络消费额快速增长,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X%和 X%,年均增幅都在 X%以上。三是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以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探索数字平台、技术应用、发展模式,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全市建成 X 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吸纳农村就业人员X 万人。

 (四)打造数据平台,拓展政务新优势 一是政府数字化加快推进。在中国社科院发布《X 年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报告》中,我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在 X 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位。“一证通办”省和市定事项窗口端、电脑端、移动端实现 X%。二是数据共享逐步提升。建成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提高数据交换覆盖面,实现全省范围内批量数据传输交换,落实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数据共享取得新的进展,共享体系初步形成。三是数字化治理不断拓展。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深化“无证明办事城市”建设,拓展数字化治理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二、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各级政府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效果逐步显现。但从调研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数字经济体实力不强 从总量看,X 年,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 X 亿元,与 X 的 X 亿元差距明显。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 X%,低于全省 X 个百分点,低于 XX 个百分点。从占比看,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为 X%,远低于 XX%的占比。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 X%,低于全省 X 个百分点,落后 XX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五位。从户均看,特别是数字经济服务业,我市企业户均资产规模、户均收入、户均利润分别仅为 X 的 X%、X%、X%,企业实力明显偏弱。从效益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速落后全省 X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X 位;利润总额增速落后全省 X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X 位;亩均税收落后全省 X 个百分点,处于全省第七位。从区域看,工业数字化改造主要集中于余姚、北仑,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 X%,数字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和鄞州,两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为 X%,区域间数字化改造不平衡,区域内产业集聚度不够高。

 (二)数字产业化培育滞后 一是优势企业严重缺少。X 数字服务业已经形成以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格局,X 依然以传统的基础电信、广告服务和数字应用为主,缺少新兴领军行业。X 前三强的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集成,单个

 行业都超过 X 数字服务业全部营业收入,数字服务业总营业收入不足 X 的 X%。二是软件开发短板突出。X 年,我市实现软件产业业务收入为深圳的 X/X、X 的X/X、南京的 X/X,青岛的 X/X,苏州和厦门的 X/X,居副省级城市第 X 位。服务智能制造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等软件开发运营服务企业处于起步培育和产品推广应用阶段,尚未形成较强的集群效应。三是电子商务创新不足。网络零售总额虽位列全省第三,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居全省第七。作为制造业强市,产品电商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 X%,居全省第七位。市场主体传统营销模式有待提升,特别对推进电商直播、网红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工作力度需要加强。

 (三)产业数字化力度不足 一是带动作用弱。X 制造业体量大于 X,但数字制造业却弱于 X。X 年,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相当于 X 的 X%,计算机、电子和通信制造业增加值仅为 X 的 X%。数字化对制造业整体拉动作用不够显著,与 X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示范城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转型意愿弱。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对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认知不够,智能化改造意愿不强。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数字技术投入大、风险高、不确定性因素多,企业投不起、不敢投、不愿投现象较为普遍。三是技术支撑弱。数字化转型重要载体的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充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难以发挥标准化、低成本、广覆盖的支撑优势。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反映,能够紧扣制造业流程开发应用,深耕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满足企业一体化升级、个性化服务的平台和服务商偏少。

 (四)数字化技术创新乏力 一是人才制约极为突出。数字经济归根到底是人才经济。在当前人才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下,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引进难,应用型操作型技工缺口大。高层次人才“招引留用”环境不如其他同类城市。以软件业为例,从业人员占全省 X%,远低于 XX%的占比。据问卷和实地调查,多数企业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数字化改造整体规划型人才和系统运营维护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研发投入力度不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 X%,低于全省X%的平均水平;新产品产值率 X%,低于全省 X%的平均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数仅为 X 的 X%。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性、基础性技术成果少。三是核心技术攻克艰难。近年来引进多家数字经济研究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有一定突破,但在甬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重大研发平台等科技创新“重器”少,后续支撑力和原动力不够。领军研发机构和制造企业高端装备、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无法实现自主可控,存在较大的“卡脖子”风险。

 (五)治理数字化亟待提升 一是政策数字化未能有效发挥。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逐步形成政策治理数字化,但针对性、适应性、有效性、稳定性还不够强,特别是迭代式开发和“数字工地”等有些服务平台缺少相应支持政策,个别地方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数据价值化未能充分体现。尚未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企业上云

 积极性不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存在较大风险,数据汇集、比对、分析、利用难以真正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化任重道远。三是政务数字化未能全面整合。由于缺乏系统性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政府数字化等工作职能分散在若干部门,导致管理职能交叉和重叠。政务服务和治理系统数字化存在碎片性重复性建设,“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等现象仍然存在,在线化、智能化、实时化社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和建议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有效解决当前遇到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聚焦顶层设计,增强发展合力 一要明确发展方向。认真分析研究我市数字经济的优势和短板,充分利用我市制造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度高等特点,谋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定数字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重点领域和实现路径,提出和打响“消费互联网看 X、工业互联网看 X”的特质品牌。二要强化统筹推进。围绕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发挥政府创造市场、服务市场的作用,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政策设计,从产业布局、融合重点、招商引资、设施建设、技术突破等方面统筹考虑、综合谋划,通过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总部型、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构建 X 特色的数字经济企业梯队。三要提升数字素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拓宽发展数字经济视野和思维,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服务能力。要着力提升企业家数字素养,积极组织企业家开展集中培训、典型示范、现场观摩、交流学习,增强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更好发挥企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二)聚焦数字赋能,加快转型升级 一要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发展“X”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梳理疫情期间制造业发展“堵点”,推动制造业物资生产调度、产业链协同、自动化操作等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发挥龙头企业融合示范作用,搭建行业性数字化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项目,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倍增效应。发展壮大特色软件产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畅通生产循环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 X 软件园作用,积极培育一批软件服务企业,为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二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梳理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强链补链工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把优势产业提升为产业链优势。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集聚,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环节与资源价值区段相匹配原则合理迁移、布局。引导各行业挖掘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单项冠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形成若干标志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三要培育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农村电商、传统产业垂直电商,积极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鼓励传统服务业向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家政、数字文旅等新兴领域拓展转型。推进大数据、云

 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集成应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业态。

 (三)聚焦创新引领,攻坚核心技术 一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多措并举着力引进国家级研发平台“重器”和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产学研共建力度,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人才培养等提供平台支撑。二要加紧各类人才集聚。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搭建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政策体系,坚持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与培育本土高素质、实干型人才并重,及时解决各层面育才招才引才留才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营造一流人才创业生态环境。三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针对美国等一些国家技术打压和控制,组织开展...

篇五: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dash; 1 —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三篇

 目录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1 .............................. 1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2 .............................. 7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 3 ............................. 14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1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一)主动作为,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一是高站位谋划“十四五”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扣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建设要求,专门编制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培育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高地为目标,构建“一廊双核三基地六集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创建“五区两中心”,做大做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第三极”。

 二是高质量发展数字核心产业。聚焦数字经济“两图两库”,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双百计划”,大力抓好存量优化和增量招引。依托产业集聚区等主平台及县域平台,实施精准招商、定点招商,今年以来招引落地一批超亿元数字经济项目35个、新

 — 2 —

 开工32个,带动1-11月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依托软件产业园、数字经济大厦、城市数字科创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助推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成功入选2020年首版次软件产品3项,入选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3个。三是高效率推动新基建建设。把握入选全国首批5G商用城市的机遇,乘势而上抢抓新基建风口,与五大国有通信企业合作布局“新基建”项目132亿元,新建5G基站5551个,累计建成7551个,实现主城区、县城城区、部分工业强镇5G全覆盖。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建设,已建成5G+智能制造、机械工业互联网等一批典型场景应用试点。

 (二)数字赋能,加快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围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以电气、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为主和N个特色产业的“5+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全省产业集群数字化推进大会成功召开。今年新认定3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和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分别居全省第2、第3;新增培育1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数量居全省第4,全市列入省 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增至22个。二是实施“万企上 云”计划。举办全市企业高质量上云推进会和2020移动云“云领”合作交流论坛,组织开展省市级上云标杆企业申报认定工作,推动企业由“上云”向“用云”转变,今年以来新增上云企业12096家,新增4家省级第四批上云标杆企业。三是推进“千

 — 3 —

 企智能化改造”。将智能化改造补助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可达30%),新增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278个,技改投资增长28.4%,高出全省27.1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增速排名全省第1。新增低压电器未来工厂1家,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9家,新增省级以上首台套装备17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四是夯实基础产业。加速打造时尚智造设计中心,推进两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1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74家。

 (三)数据改革,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一是加快数据共享开放。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全面对接省“数据高铁”,完善市级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全市188个系统,归集共享14.7亿条数据,日均数据调用量超过2000万次,实现了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动本地特色数据向社会开放,进一步释放公共数据价值,现已分批次将文化教育、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等领域的2.4亿条数据向社会开放。二是加快城市大脑建设。以“1158+X”为基本框架制定城市大脑建设方案,正式上线“城市大脑”1.0版,建设经济运行、社会治理、智慧公安、城市智管、交通畅行、医疗健康等10大板块,实现772个重点指标打通接入,68个应用场景迭代集成初步具备实时感知、远程调度和应急指挥功能。三是凸显数字化应用成效。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车”、为侨服务“全球通”、“个人数据宝”等一批

 — 4 —

 标杆性项目,依托城市大脑,持续迭代数字化应用,“个人数据宝”“应急一张图”等12个应用场景入选省“观星台”,数量全省第一。组织参加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比赛,获奖项目5个,综合成绩全省最佳,其中基于影像云的肺癌早筛、城市树林公共服务平台等优秀案例正积极落地转化。

 (四)搭建平台,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一是通过合作融入发展。围绕经济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顺利推进合作十大项目,成功举办2020年“市长杯”中国工业设计大赛数字设计专项赛暨数字经济产业合作推进会,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成功签约总额超50亿元的10个数字经济项目。二是通过举办省级大会提升层次。以举办全省产业集群数字化推进大会、全省电气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现场会暨物联网产业发展推进会等省级活动为契机,成立市产业集群数字赋能创新联盟,成功签约一批数字经济项目。三是通过组织企业家系列培训开拓视野。

 今年以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级数字经济“五新”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峰对接会、数字经济动能迭变能力提升班等系列活动,完成数字经济领域技能培训1.3万人次,有效增强企业推进数字转型的内生动力。

 (五)优化服务,全力打造一流数字生态。一是巩固拓展发展政策。全面推进落实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赶超发展、培育发展等规划方案,率全省之先出台实施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认定等政策文件,成效

 — 5 —

 明显。今年以来,数字经济工作获得省领导批示肯定5次以上。

 二是精准推进人才招引。以人才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动态更新 《产业人才需求目录》《重点产业人才开发指引》,鼓励引导 高校开展“订单式办班”“嵌入式培育”活动。助推包装联合会与研究院携手签订“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推动3项包装领域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坚持落实人才招引“510计划”,依托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载体,引进数字经济等领军型人才产业化项目136个、高层次人才503位,进一步完善数字产业发展“人才链”。三是持续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各类数字经济扶持政策提前兑现,截至目前已兑现市本级奖励金额2.39亿元。依托“两万”服务,主动对接重点数字经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不稳、土地紧缺、人才难招等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已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200个,问题化解率达99.5%,有效保障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总体上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推进迅速,有效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产业化需要优化结构。软件信息服务业仍以系统集成和小应用开 发为主。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结构单一、产品技术低端,缺乏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柔性电子等高端产业。智能计算、数字安防、网络通信等标志性产业链发展上缺乏数字经济头部企业 引领。二是产业数字化需要赋能升级。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转

 — 6 —

 型力度有待加强,智能技改、企业上云仍处在初级阶段,数控设备联网率不高,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等“深度用云”方式有待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发展有待提速,工业 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落地不多。三是保障支撑体 系需要完善强化。全市数字经济园区平台数量相比差距较大,已建成投用的园区平台主导产业不够明显。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相对先进地区仍显短缺,人才培养体系和招引政策有待进一步健全,可用于重大数字经济项目落地的连片可用土地供给有限,对项目和人才招引产生一定制约。

 三、下步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建设数字强市、云上,进一步凸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第三极”地位。

 一是壮大核心产业规模。重点围绕物联网、高端电子、集 成电路、网络通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瞄准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数字化大生产项目和未来产业项目,招引一批数字经济优质项目,优化调整我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持续做大做优产业集聚区、高新区等产业平台,做好“筑巢引凤”文章。

 二是加速产业数字化步伐。深入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 力争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全覆盖。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新零售业态广泛布局,通过发展网红经济赋能产业

 — 7 —

 发展,打造一批电商产业基地和人才队伍。依托国家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展本地“无车承运人”产业,打造一批智慧物流产业园。打造移动支付标杆城市,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 票据以及跨境结算等领域试点,加快省级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建设。

 三是推进城市数字化发展。依托城市大脑1.0平台建设,推进一批应用场景建设,实现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政务服务、协同办公、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应用,依托市级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四是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深入落实5G“百千万”行动,深化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加快推进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移动物联网设施部署,推进生产生活领域感知系统建设,部署车路协同车联网系统,实现数据互通、万物互联。

 五是全力优化发展环境。指导各地加大数字经济领域扶持 政策,推动各县(市、区)错位发展。持续优化考核办法,加大数字经济领域考核权重,强化统计监测和指导,建立每月一通报制度,结合“六比竞赛”擂台、定期挂榜考评等载体,不断强化各地各部门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

 数字经济进展情况汇报2

 — 8 —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 1.强化顶层设计,构筑发展新体制。一是完善数字经济领导机构。成立由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推进“三化融合”行动指挥部,由书记亲任指挥长。二是开展专项考核。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连续三年开展“三化融合”“双引擎”比学赶超活动,实施“红黄黑”榜制,进行“挂榜问效”。三是完善统计体系。在先行先试数字经济统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数字经济统计要求,建立完善具有特色的分行业监测体系。四是优化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了软件名城、集成电路、5G产业发展等若干政策。在市本级工信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5亿元,在科技、文创每年共安排10多亿资金,加大对以数字经济为重点的产业项目扶持。

 2.聚焦核心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扬优势,部 省市共建国际级软件名城。持续做大做强信息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核心产业。二是补短板,紧盯集成电路产业。推进一批“芯”项目落地。三是攻难题,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抢抓国产替代机遇,加快数字安防、通信网络设备两大主导产业链提升,精准服务破解产业链“断供”难题,在关键核心芯片部件替代方案的研发及适配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协调,稳定企业发展。四是抓龙头,

 — 9 —

 深化大企业战略合作。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每年滚动实施一批具体项目。

 3.紧盯融合应用,推动数字化发展变革。加快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融合应用,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标杆。一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率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的智能制造之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组织实施攻关项目139个,推广项目1067个,企业上云数累计达8.9万家;23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占全省总数的20%。二是打造新型数字贸易金融标杆。全球数字金融中心落户,金融科技体验方面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综试区工作得到总理肯定,验向全国推广;eWTP秘书处开工建设;湖滨路“双街示范”全面推广,市被确定为新零售标杆创建城市。三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业物联网、数字技术应用示范建设,全市益农信息已覆盖99.25%的行政村。四是全面拓展城市大脑应用。完善城市大脑顶层架构体系,拓展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接入全市部门和区县市的148个数字驾驶舱,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能力。

 4.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创新第一动力, 不断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打响“创天堂”城市品牌。一是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总理亲临活动视察指导。二是打造创新平台,全力服务创新大平台建设;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

 — 10 —

 新发展试验区。三是强化企业创新,列入创建的省级制造创新中心3家;认定国高企2581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613家;全市累计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省级206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家。

 5.围绕5G产业,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5G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加大5G商用和产业化,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全市已建成5G基站1.21万个,5G网络规模、数量均居国内城市前列;共有数据中心58个,投产运营机柜45494个,在建、拟建数据中心16个;IPV6设备覆盖率100%;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9.3T;SUPET入选工信部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面临挑战 我市要聚焦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下,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高增长下的挑战。全市数字经济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数字经...

推荐访问:关于企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工作的汇报材料 数字化 搭建 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