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小达文秘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发言稿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自查报告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正文

改革开发时期党史交流研讨发言4篇

时间:2022-06-26 16:40:04 浏览量:

改革开发时期党史交流研讨发言4篇

改革开发时期党史交流研讨发言篇1

  开发区强则经济强,开发区兴则经济兴。刚才,X同志讲到的“十组数据”,让我们感受到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变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推动新时代美丽X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主力军,按照“九有”要求,推动开发区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深化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一是谋篇布局已经形成。全市开发区经过两次整合扩区,由原来X平方公里的“一区”,到X平方公里的“一区四园”,再到现在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X%的X个开发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市一国家级开发区、一县一省级开发区”的目标。二是转型雏型正在显现。我市“两只翅膀腾飞、三足鼎立支撑”的高质量产业转型格局中,光机电依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煤层气依托沁水开发区,煤化工依托巴公园区,铸造业依托南村、X钢园区,全域旅游依托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各生态文旅示范区,开发区转型主战场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机电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群集聚效应,2020年产值达X亿元,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幅X%,是增幅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产业集群,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三是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支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黄金18条”和加快发展“8条”措施,“管家式”服务、“承诺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在开发区全面推行,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创造了X月项目落地、X月产品下线的“开发区速度”。“上午签约、下午进驻”已经成为常态。四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各开发区创造了全市X%的GDP、X%的工业增加值、X%的战略新兴产业产值、X%的税收收入、X%的固投和X%的利用外资额。尤其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全市X%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X%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X%的进出口总额和X%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综合实力在全省X个工业类开发区中排名第二。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全市开发区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全面恢复,第一时间组织口罩生产企业恢复生产、推进富士康分组精细化防控管理等做法,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上企业和建设项目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部开工,成为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的“排头兵”,继“洞头速度”“丹河速度”“白马速度”之后,又创造了“开发区速度”,为稳定全市经济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开发区尽管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这块短板仍然没有完全补齐,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一是质量不优。开发区作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在蹚出转型新路上虽然迈开了步子,但走得还不够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康独大”的结构不够合理,需要优化布局;各省级开发区新兴产业有苗子,但不大不强,在新动能培育上还有欠缺。二是效益不高。去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列X家开发区的第X位,X项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上半年,尽管签约项目数排全省第二,但签约投资额仅排全省第五,大项目、好项目仍然不多。三是创新不足。去年开发区“国考”,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板块13项指标中,10项低于全国,年度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技术合同交易额3项为零。开发区的科技创新是我们必须补强的短板。四是改革不到位。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仍需深化,有的省级开发区由于设立时间不长,“三化三制”改革仍不到位,要素保障上还有不小差距,存在既当管理者、又当服务员的“双重定位”,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欠缺,干部的能力素质还需进一步提升。五是发展不平衡。除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各省级开发区发展程度不一,客观上都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项目引领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上下游产业链契合度不够、产业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在全省工业类开发区考核评价中,几个省级开发区整体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开发区的发展,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深化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好成功经验,全力破解开发区发展面临的难题,推动我市各开发区做强做优、争先进位,勇当蹚出转型新路的“开路先锋”。

改革开发时期党史交流研讨发言篇2

  2017年,在X政治生态由“乱”转“治”,经济发展由“疲”转“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要求我们“用好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机遇,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2020年5月,在全省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X,并在转型综改示范区调研时强调:“要有长远战略谋划,久久为功,正确的东西就要坚持下去,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指明了金光大道,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擦亮转型综改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最有力抓手,更是走好转型发展新路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把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作为一以贯之的战略重点。省委书记X去年履新后调研的第一站是转型综改示范区,专题听取示范区改革创新成果汇报,强调将转型综改进行到底;2021年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X就深入X调研开发区改革发展,要求开发区要在转型发展中交出优异答卷;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的主战场主引擎,就在全省各级开发区,要求推动开发区提质升级;今年,省里对开发区改革创新开展了常态化督导,并出台了考核办法,不仅考核开发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还考核开发区所在市、县党委政府相关领导。考核优秀的开发区,最高发5倍绩效工资,连续3年优秀,最高发10倍工资;考核不合格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直接免职,市、县相关领导干部降职使用;连续三年不合格的,退出省级开发区。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双管齐下,既是机遇也是考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让开发区工作出现问题,影响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良好势头。

  市委对开发区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开发区的发展,作为决定X转型成败的关键来抓。我到X工作后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我讲,要举全市之力,办好开发区的事情。随后专门拿出一个市委常委兼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这在全省是第一个。并先后召开了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和招商引资推进会、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对开发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开发区作为“五个三”战略部署中必须补齐的三大短板之一重点发力,开发区已成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支撑。

  经过近三年多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开发区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就没有X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只有开发区改革创新“一子落”,X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满盘活”。我们必须坚定扛起加快开发区发展的重大使命,把深化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作为战略之举、全局之要,立足发展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坚定“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信心,抱定“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拿出“舍我其谁、追赶超越”的勇气,以更新的理念、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再出发,以开发区的大发展推动X高质量转型发展出雏型。

改革开发时期党史交流研讨发言篇3

  开发区建设,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大局。我们必须紧盯开发区改革创新这个主攻方向,聚焦重点、全力攻坚,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取得更大成果。

  一要进一步强化开发区主战场定位。转型为纲,转型的主战场就在开发区。要在战场上打胜仗,必须要有战略谋划、战役组织和战术支撑。在战略谋划上,要坚持立足长远,树立超前思维,科学谋划全市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出台全市开发区协调发展实施意见,为今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壮大打牢基础。在战役组织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开发区管委会全权负责,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各省级开发区由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层层压紧压实领导责任,牢牢把开发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在战术支撑上,要坚持走差异化竞争、错位式发展之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光机电为重,各县市区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在做大、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加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整、互补协作的产业集群。

  二要进一步为开发区赋权赋能。开发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先进性和契合性。要通过重塑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在人、事、财和政策四个方面,进一步为开发区减负担、增动力、提效能。在人的方面,要将中层干部初始提名权全部下放到位,组织部门只负责备案,相关文件已经印发,各县(市)、各开发区要抓好贯彻落实。在事权方面,要将审批、规划、执法等经济管理权限充分授权给开发区,企业的公共属性审批事项,由开发区整体申报或转报,真正做到“能放尽放、能授尽授”。在财权方面,要推动各省级开发区实行财政独立运作、自我循环,实施合理的投入分配制度,推行市场化竞争、目标化管理、实绩化考核,既考存量,更考增量。在政策方面,在“18+8”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马上要制定出台新的支持开发区先行先试的16条措施,从要素保障、土地政策、财政倾斜、政策环境四个方面给予开发区更大力度、更加灵活、更大幅度、更加宽松的支持,让开发区率先形成新赛道起跑线优势。大家要用好用足政策,大胆探索试验、勇于改革创新。还是那句话,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一律可以先行先试;凡是别的地方用过的管用政策,拿来就用,无需请示和报告。开发区只有干别人不敢干的、干别人干不好的,才能成大事、立大业。

  三要进一步推进开发区先行先试。X要实现换道领跑,开发区必须先行先试、先走一步。要把“一股独大”通过混改转变为新赛道上的资本优势。通过对部分国有股份进行混改变现,适当提高市级开发区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布局新兴产业,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各县(市)也要大胆探索,通过建立开发区专项基金,引资本、引企业、引人才,推动开发区做大做强。要把“一煤独大”通过改革转变为新赛道上的要素优势。市里的20条招商新政要全部落实到位。各开发区要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打造属于自身的要素优势。比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光机电上做文章,沁水要在煤层气上做文章,陵川要在生态上做文章,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我们的特色,变成我们的要素优势,形成错位竞争。要把“一统独大”通过“补考”“赶考”转变为新赛道上的改革红利优势。深度赋能人才、科技和创新,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在开发区全面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加“项目承诺制”,推行项目容缺审批和全程代办制。各省级开发区要学习借鉴“开发区速度”,加快标准地和标准厂房建设,今年至少要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要把生态优势转变为新赛道上的产业优势。坚定践行“两山理论”,把生态优势作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底气和资本,进一步在全域旅游、康养等产业上持续发力,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四要进一步夯实开发区项目支撑。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推动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省委书记X反复强调,开发区必须坚持“项目为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X重要讲话要求,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工程”,滚动接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牵引带动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围绕“签约一批”,有三个方向:一是瞄准中原城市群、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坚持以根寻链,坚持招大招强,打造全产业链,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二是放眼长远、把握未来,积极谋划和培植一批“潜力股”,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龙头企业。三是聚焦“六新”差异化招商,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通过投资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实现开发区综合实力的提升。围绕“开工一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当好“金牌店小二”,开展“保姆式”、全过程服务保障,推动各类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围绕“投产一批”,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搞好跟踪服务,为企业牵线搭桥,既要推动政银企合作,也要推动产学研融合,还要在产销一条龙上下功夫。要以“亩均论英雄”,把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作为重要检验指标,加强对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的考核,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助推开发区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更大成果。

  同志们,对待企业和项目,我们必须要有对待富士康的那种战略眼光和胆略气魄,多算长远账、少计眼前利,只要是为开发区好、为X好,我们就是要比别人的条件更好,比别人的投入更大,比别人的服务更优!

  五要进一步深化开发区各项改革。核心是“三化三制”,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要在深化拓展、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各省级开发区要充分学习借鉴、加快推动改革,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全员聘任。要加快推进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管理三项工作,开发区空编全部面向社会选人,全面构建“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良性机制。要加大自主聘用力度,对涉及开发区建设、市场运作、金融服务、政府基金管理等紧缺人才,要高薪诚聘、择优录用。二是管运分离。坚持向内挖潜,切实发挥“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的作用,加快推进管运分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在共建园区上求突破,做好产业转移承载、项目对接,实现产业联动、利益共享。三是创优环境。加快设立开发区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复制推广X转型综改示范区经验,积极推行重点项目全程领办代办,全程为企业落地、投产、运营保驾护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强磁场”,真正让企业家、科学家在开发区找到“家”的感觉。

  六要进一步打造开发区创新生态小气候。要构建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开发区创新平台作用,依托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在开发区建设创业创新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体系。要聚焦主导产业,精准发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取得更大突破,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要完善创新链条,大力推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特别要聚焦“六新”,延伸布局、谋划储备、加速招引一批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强化数字化赋能,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创新的集聚地。要树牢人才导向,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坚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成就人才、包容人才,打好乡情牌、产业牌、政策牌,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做到引进一位领军人才、带来一个创业团队、吸引一批高新项目。要在开发区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发展“宽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创业潜力、激活创新动力。

  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就讲过,在此我再次强调:“一切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一切不利于开发区发展的,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进行改革。”市委将一以贯之、说到做到。大家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开发区这个主战场上、在改革创新这块试验田上,开荒拓土、建功立业!

改革开发时期党史交流研讨发言篇4

  今天,观看了改革开放43周年直播,我感触很多,认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国际贡献者。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3年。这43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回顾43年历史,可以说,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3年来,我们党形成并确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就其逻辑演进程序而言,完全是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实践性是其最鲜明特征。实践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中国43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43年的历程证明,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产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43年奋斗,43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方面,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只有思想大解放,生产力才能大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就必须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所有束缚。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终点,旧的思想僵化解决了,新的思想僵化还会出现,因而,解放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43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的解放。可以说,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进步,首先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实践的深化,敢想、敢试、敢冒、敢闯、敢干,勇于冲破思想、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深刻认识国情,牢牢把握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的共识。这一共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43年的改革,我国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国情,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国情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当今的国情,也要考虑以往的国情和未来的国情;不仅要洞悉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就国内而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力日益强盛,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九大报告做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宏观定位前提下,我们还必须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登高立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群众的利益是最大的利益,群众的需求是最大的需求,群众是改革的真正主体。

  改革开放43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像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绝不是理论家或政治家们主观随意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的两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而是客观社会矛盾运动的外部反映。这场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反之,失党心,失民心,即使一些人手中握有大权,最后还是要被历史淘汰。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社会需求的主体,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基本原则。过去,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今后,我们党要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还必须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推荐访问:党史 研讨 时期 党史研讨发言材料 改革开放史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党史工作交流发言稿 党史国史研讨发言 党史交流发言材料

猜你喜欢